如何用秸秆和畜禽粪便堆制有机肥

2025-05-05 11:30:5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有机肥发酵方法

厌氧发酵: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主要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的堆肥化过程。最终产物除腐殖质类有机物、二氧化碳和甲烷外,还有氨、硫化氢和其他有机酸等还原性物质。工艺简单、不需进行通风,但反应速率缓慢,堆肥化周期较长。

好氧发酵:在人工控制和一定碳氮比例(C/N)、水分、温度和通风的情况下,通过微生物将有机质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的过程,这类堆肥无臭无蝇,反而有淡淡的泥土味。

二、有机肥发酵工艺

静态条垛堆肥:无需翻堆,能够确保堆体有效的达到高温和病原菌体灭活,缩短堆肥周期。

动态条垛堆肥:通过人工或机械定期翻堆,来确保堆体好氧状态。

反应器堆肥:在一个容器或几个容器进行,能够有效地控制温度,水分,从而监控堆肥发酵程度。

回答2:

你可以咨询农盛乐,他们是专业做发酵剂的,提供制作有机肥的技术。推荐使用农盛乐种植em菌液来做生物肥。快速堆肥主要是在堆肥原料中接种一些微生物菌种,加快发酵进程,—般发酵周期为2~3周。
农盛乐EM菌是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细菌,经特殊工艺复壮而成,通过微生物菌作用,一方面可以降解有机废弃物料中的粗蛋白、纤维素、木质素及糖类,产生易利用的无机态养分及腐殖质等,从而提高速效养分的含量,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另一方面,随着农盛乐EM菌在堆肥过程中的繁殖可以逐步有效地抑制腐败菌的生长,既减轻了腐败物质的产生及其环境臭味问题,又可以抑制这些有害菌进入土壤后引发土传病害问题。
1、堆肥原料
凡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以及食品、制药行业副产品或下脚料等—切有机废弃物均可用作堆肥原料。用户可依据各种原材料所含氮(N)、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钾(K2 O),有机质成分和所要制作肥料的要求来进行选择、搭配。
2、农盛乐种植EM菌液用量
将5-10公斤农盛乐种植EM菌液,加入100公斤水稀释,均匀泼洒于5m3的肥料堆上,并且搅透,拌均匀,第一次堆肥时使用1次,以后添肥时再使用1次。
3、发酵过程
配料
将农盛乐种植EM菌液均匀泼洒在原材料上,并充分翻搅(用搅拌机最好)均匀。物料水分一般应控制在50-60%,碳/氮(C/N)比调节到25-30:1,PH值呈中性或弱碱性。
注意:水应是不带消毒剂如漂白粉的水,如自来水应该先在阳光下放置60分钟再使用。
4、发酵
发酵时,应视原料的组成确定料堆的形状和大小。当原料组成以作物秸秆为主时,物料应呈梯形堆积发酵,堆高150cm左右,料堆底部宽200cm以上,长度不限;当原料组成以畜禽粪便或其它有机养分较高、粒径较小以下的物料为主时,应将物料堆成条状山形或梯形进行发酵。如堆成条状山形,堆高一般不超过80cm,底部宽约120-150cm,长度不限;如堆成梯形,堆高一般不超过50cm,长宽不限。物料堆好后,可盖上塑料布,并用草帘等适当遮光。
发酵过程中,应观察物料温度变化,当温度升至60℃以上后,秸秆类物料每5~7天翻堆一次,其它类物料每2~3天翻堆一次,连续翻堆3~4次。
正常状况下,发酵24小时后,物料臭味如采用畜禽粪便时应消失,发酵至第三天时,应有较浓的发酵味道。
发酵完成后,将物料均匀散开,一天后粉碎过筛。产品或直接包装或作为有机物料用作加工有机复合肥。
5、堆肥标准
定性标准
定性标准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的表观性状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判断。
①温度上升是否正常;发酵正常下,堆体温度应有逐渐升高的变化曲线。
②气味。发酵正常时,畜禽粪便臭味应在24小时开始消失,随着发酵过程的正常进行,逐步出现酒曲味;
③物料含水量下降到30%左右;
④秸秆类物料用手轻捏即碎。
定量标准
主要是对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可参考堆肥标准以及国家有机肥行业标准,或企业自行根据产品类型制定)。
6、堆肥生产中常见问题的判断及处理
⑴不升温
原因:水分过大或过小; 处理方法:调节水分。
⑵升温后温度即刻下降
原因:原料中有机氮含量过低; 处理方法:应补充含氮量丰富的有机物料。
⑶发酵过程中,畜禽粪便臭味渐浓
原因:畜禽粪便原料细度过大,导致水分调节不匀。处理方法:降低畜禽粪便原料细度。
⑷发酵后氨味渐浓
原因:物料水分偏大,发酵时间偏长。 处理方法:立即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