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该具备以下
几个方面的条件:
1).原材料或上一道工序半成品按照标准要求供应;
2).本工序按作业标准实施,并应在影响工序质量各主要因素无异常的条件下进行;
3).工序完成后,产品检测按标准进行。
总之,工序实施以及前后过程均应标准化。在非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所测的工序能力是没意义的。
工序能力的测定一般是在成批生产状态下进行的。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2)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
因此,当确认工序能力可以满足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工序能力是以该工序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或波动来表示。产品质量的变异可以用频数分布表、直方图、分布的定量值以及分布曲线来表示。在稳定生产状态下,影响工序能力的偶然因素的综合结果近似的服从正态分布。为了便于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б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当分布范围取ц±3б时,产品质量合格的概率可达99.73%接近于1。因此以±3б,即6б为标准来衡量工序的能力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和良好的经济特性的。所以在实际计算中就用6б的波动范围来定量描述工序能力。记工序能力为B,则B=6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