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冶业的发展:
(1)夏商西周三代: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夏朝青铜器目前尚未发现,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 时期。商朝青铜器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
(2)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青铜铸造工艺有更新的创造,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的珍品;那时的金银错技术和雕铸艺术,使青铜器更为精致美观。
(3)魏晋南北朝: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还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
(4)隋唐: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5)明清: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一天产铁量达到六七千斤。
2.纺织业的发展
(1)先秦:西周时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和刺绣。春秋战国时,纺织品纤维相当细密,如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
(2)南北朝: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高;蜀锦,遐迩闻名,行销吴、魏。
(3)隋唐:丝织品品种繁多,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有些丝织品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以丝麻织品著称的手工业城市很多,北方以定州、宋州、毫州为代表,南方以扬州、益州、宣州、越州最有名。
(4)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彩色印刷品;纺织业出现了地区性分工,如“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陶瓷业
(1)先秦:商和西周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次飞跃。
(2)秦汉:陶塑精品遗存丰富,最突出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另外还有东汉成都的说唱俑和洛阳的杂技俑;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也极具艺术价值。
(3)南北朝: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白瓷的产生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4)隋唐: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最为有名;还出现了秘色瓷。
4.造船业发展
(1)先秦:夏朝时,船已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2)三国:吴国造船技术很高,卫温曾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3)隋唐: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称为“海上霸王”;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洪州是著名的造船中心。
(4)宋元:北宋时,海船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海船设有隔离舱,在局部撞坏时仍可抢修;南宋造船业中心有明州、泉州、广州,能制造载粮几万石的大型远洋海船。
(5)明清:明初郑和七次下西洋表明,明朝造船水平十分高超。
5.煮盐业、酿酒业的发展
(1)先秦:甲骨文中有关于商周时期酿酒技术的记载。春秋战国时,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和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人们已能用曲造酒,是中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
(2)秦汉: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反映了盐在当时国家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3)隋唐:中原人从高昌学来酿造上乘葡萄酒的方法,据记载说魏征是酿制葡萄酒的高手。
6.造纸业的发展
(1)秦汉:西汉前期已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南北朝:纸张质量提高,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造纸中心有洛阳、长安、建业、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