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基础工程施工重点、难点: 1、人工挖孔灌注桩工作环境恶劣,如下挖至地下腐植土层、煤炭层等不良土层情况下会有一氧化碳、瓦斯等有毒气体产生,直接危害到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2、人工挖孔灌注桩工作环境恶劣,如下挖至回填土层、含承压地下水土层、膨胀土、流砂土层等不良土层就很容易造成孔壁土方坍塌,直接危害到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3、人工挖孔灌注桩工作环境恶劣,桩孔口如未设置挡板、档坎就会很容易有重物掉入孔内导致孔内作业人员人身伤害,直接危害到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4、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孔内作业面狭窄,通风不良、缺氧,工作强度高,直接影响到作业人员施工作业环境而对人身造成伤害。 5、在设计文件中发现本工程挡土墙与原有挡土墙有部分位置冲突,必须对即将施工挡土墙桩位进行相应调整,否则会因为桩位冲突而给施工带来难题 工序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 1、施工顺序 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桩施工时应从持力层较深处向浅处渐进施工,并控制相邻桩的桩底标高高差不得大于桩净距的1/2,因此施工时桩首先从⑾轴开始,再向(1)轴渐近施工,同时注意测量和检验桩底高差,控制相邻两桩的桩底高差在允许范围以内。 2、施工工艺 放线定桩位及高程:在场地三通一平的基础上,依据建筑物控制中国的资料和基础平面布置图,测定桩位轴线方格控制中国和高程基准点,确定好墩位中心,以中点为圆心,以墩身半径为半径列出上部(即第一节)的圆周,撒石灰线作为墩孔开挖尺寸线,墩位线定好之后,必须经有关部门复查,办好预验手续后开挖。 开挖第一节墩孔土方,挖孔由人工从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误差3cm,然后扩及周边,有效控制开挖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好坏及操作条件而定,以1.0m为宜。 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桩孔设砼支护,按设计要求每节高1.0m,厚9-15cm,加配6mm圆钢,砼采用C20, 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采取拆上节支下节的方式周转循环使用,模板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为方便操作不另设水平支撑,第一节护壁以高出地坪150~200mm为宜,便于挡土、挡水,同时桩位轴线和高程均应标定在第一节护壁上口以备后用。砼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砼强度达到1Mpa即可拆模。 检查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砼护壁做好以后,然后用十字线对中,吊线坠向井底投放,桩中线控制以第一节砼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为准,以半径尺寸检查孔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修整,井深必须以基准点为依据,逐根进行引测,保证墩孔轴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第一节墩孔成孔以后,按图所示在孔上口架设垂直运输支架,要求搭设稳定、牢固。 开挖吊运第二节桩孔土方(修边):从第二节开始,利用提升设备运土,井下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并拴好安全带,井口架护栏,吊桶离开井上口时,绞架周边用盖板盖实垫平,掩蔽井口,防止卸土时土块、石块等杂物坠落在井内伤人,吊桶在小椎车内卸土后,再打开盖,下放吊桶。作业完后,对空孔用盖板盖实。 墩孔挖至规定的深度后,用尺杆检查桩孔的直径、扩孔尺寸、井壁圆弧度,上、下应垂直平顺。 拆除第一节模板后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放附加钢筋。模板上口留出高度为100mm的混凝土浇灌口,接口处应捣固密实,用水泥砂浆抹平,宜在24小时后拆模。 浇灌第二节护壁混凝土,混凝土用吊桶运送,人工浇灌,人工振捣密实。混凝土掺人早强剂由试验确定。并检查桩位(中心)轴线及标高,以井上口的桩位线为依据,逐步检测。 逐层往下循环作业,直至持力层,请有关人员对持力层进行验收,按设计要求扩孔成型。扩底部分采用先挖桩圆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底形状,扩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验收。成孔以后对墩身直径、扩大头尺寸、井底标高、墩位中心、井壁垂直度、虚土厚度进行全面测定,做好施工记录,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钢筋笼就位用吊运机其进行,上下节主筋采用帮条双面焊,控制好钢筋笼的标高及保护层厚度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借自身重量保持垂直度正确。 3、质量标准 桩所用砼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试块应有浇灌地点制作,试块组数应按规定留置,检查材料合格证。桩孔直径必须达到扩孔尺寸的设计要求,沉渣或虚土厚度严禁大于标准规定。浇灌砼的实际量不小于计量配合比标准,桩位中心和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浇灌后的桩顶及浮浆处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