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低:草被风吹的伏低了叶片。
风吹草低见牛羊: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出自:《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注释:
1、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5、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称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最后三句描绘出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作品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形容 草被风吹弯了腰 就像低下了头
草被风吹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