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化关系

就此为主题展开讨论,大家把所有的资料都拿过来共享吧~~
2025-04-25 06:55:5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

(1)时代形势: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的外患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2)经济条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形成一定的社会基础。

(3)阶级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思想条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早期维新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变法主张。

2.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原因:不同阶级的意识对立和利益冲突。

论战双方:维新派→顽固派

论战内容:①要不要维新变法②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③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中心是要不要让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代替君主专制制度。

性质: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是近代史上维新与守旧的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事实证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变法诏书的颁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因此,这次变法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但是,新政内容没有涉及到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表明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思想落后。

回答2: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回答3:

给当朝的一些权贵敲响了警钟
北京大学创立了
当时叫做京师大学堂
其他的全部被慈禧太后废除了
后来导致了义和团运动
老婆子借农民搞洋人
后来都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