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关于贾宝玉的判词有2首,分别如下:
1、第一首: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只因煅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2、第二首:
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3、白话译文如下:
第一首:当初在青埂峰下时,它只是一块石头,没有生命和思想,没有生命就会天地不拘,没有思想,不知道什么是喜欢什么是悲伤,慢慢地懂事了,开始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是是非非也就纷至沓来。
第二首:灵玉被胭脂香粉之类玷污已失去了光泽,宝玉整天整夜都在华贵的房子里沉溺于风月之事,深沉酣睡的梦应该醒来,既往所作的恶业必须偿清,大家都好各自到各自的归宿里面去。
扩展资料
贾宝玉、王熙凤被魇垂危,贾府请来一僧一道。癞僧解说那块上面刻着“能除凶邪”的通灵宝玉为什么未见灵效的原因说:“只因为声色货利所迷,故此不灵了。”他把玉擎在掌上,念了这两首诗。前一首说它当初在青埂峰下的好处,后一首叹它后面的经历。
在这两首诗中,贾宝玉的生活思想历程被作者蒙上了一件厚厚的风月情孽和宗教宿命的外衣,其中又渗透着作者对现实人生无可奈何的悲观主义情绪,这样,就不仅把事情的本质弄得扑朔迷离,而且也给人以消极的思想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叹通灵玉
贾宝玉判词有如下两段:
1.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只因煅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2.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拓展资料:
贾宝玉的以下特点:
1、青年才俊
“俊”:词曰“”生得好皮囊。好到什么程度?上文说道,书中是这祥描写宝玉的:天然一段风骚,会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外貌极好,难知底细。
“才”:通灵宝玉本是女娲炼成的补天石,一僧一道曾称通灵宝玉为“你家现有希世之宝”,预示着这块宝玉是这个家族的希望。后来证明宝玉确实有才。贾家被查抄破败后是贾宝玉高魁贵子、家道复兴。另外《红楼梦》诸多诗会都少不了贾宝玉的加入,说明其文采也是斐然的。
2、天生情痴
贾宝玉痴情于大观园女儿,互相关爱,互相体贴。按照原著的用词称之谓“意淫”。贾宝玉用情于男儿的义气之交,相互敬佩,相互赏识。比如对秦钟,关爱有加。同时宝玉将这种痴情升华为一种博爱,对世间任何美好事物都怀有一种深厚的博爱之情,甚至于悲风伤月,落红伤怀。所以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3、离经叛道
贾宝玉性格叛逆,痛恨社会的虚伪、丑恶、腐朽无能、庸陋可憎,具体表现有多方面,比如不喜读《四书》《五经》,痴迷《西厢记》等等。
4、主张平等
贾宝玉曾说自己就是一块顽石,和他人没有什么两样。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对那些出生寒门,地位低贱的给予同情和帮助。事事追求平等,处处反对强权,所以判词说他: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贾宝玉判词: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只因煅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裦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宝玉: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通称宝二爷。
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自幼深受祖母贾母疼爱,住贾母院。十二三岁时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观园怡红院。
他与表妹林黛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发展了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之爱。然在贾府家长的刻意为之下与表姐薛宝钗成婚。婚后一二年中举,旋出家,回到青埂峰。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木石前盟、金玉良缘)是《红楼梦》三大主线之一。
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淫、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贾宝玉(网页链接)
红楼梦中并没有什么贾宝玉的判词,你是不是说第三回中的两首西江月啊。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事物,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宝玉判词
其一。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只因煅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其二。
粉渍脂痕污宝光,房栊日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