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轻农民大病医疗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2015年,开发区卫生局在总结了前6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征集到的意见建议,将新农合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
1、助参合农民享多项惠民新“标线”:开发区参合农民缴费标准由2014年的70元/人提高到了2015年的110元/人。
2、各级财政配套由2014年的320元/人提高到了380元/人。开发区工、管委高度重视,提高财政投入,新农合的保障能力得到了提升,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老百姓可以享受的实惠也多了,大幅降低了农民看病负担,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大大提升。
扩展资料:
200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9年,中国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确立新农合作为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
2015年1月29日,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提出,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4年的基础上提高60元,达到380元。
2017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达到4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区80%、中部地区60%的比例进行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
农民个人缴费标准在2016年的基础上提高30元,原则上全国平均达到180元左右。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河北省新农合慢性病报销标准是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60%。
慢性病及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明显提高,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70%,慢性病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60%;
分别比2011年提高10%至20%;普通门诊费用报销比例明显提高,参合人员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门诊就医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50%,比2011年提高10%。
扩展资料:
新农合保障内容
1、保障对象。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的参保(合)人。
2、保障范围。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要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相衔接。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应按政策规定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在此基础上,大病保险主要在参保(合)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给予保障。
高额医疗费用,可以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判定标准,具体金额由地方政府确定。
合规医疗费用,指实际发生的、合理的医疗费用(可规定不予支付的事项),具体由地方政府确定。各地也可以从个人负担较重的疾病病种起步开展大病保险。
3、保障水平。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
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随着筹资、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提高大病报销比例,最大限度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河南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 住院补偿封顶线15万元
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是按比例进行的,一般在20-----70%左右浮动。其报销的比例和多少跟自己的检查和用药情况,医疗等级等因素有关。举个例子就比较清晰了,A类药品可以享受全报,C类就需要全部自负费用,而B类报80%,自负20%的比例。
报销慢病病种种类:高血压(心、脑、眼、肾并发症)、糖尿病(合并并发症)、脑血管病(一年内)、精神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放化疗)、垂体瘤(催乳素瘤)、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帕金森氏病、癫痫、儿童脑瘫康复治疗、尿毒症(门诊透析)、器官移植。
申报条件和程序:
已经在所在地村居委会《办理参保登记》,(县外或县内自主选择公立医院就诊)出院时需备好发票(原件)、出院小结、疾病证明书、住院费用总清单,以上凭证须盖有医院印章。产妇需出示医学出生证明,补偿对象凭以上材料及个人身份证、医疗证、户口簿前往所在地农医办核实后补偿。若身体未康复或行动不便,可委托他人办理,但必须提供患者个人和伤口清淅影像资料(手机录影或照片)。
有些镇县相关部门自主便民,支持自动报销,慢性病患者在县内住院补偿的程序:自主选择本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入院24小时内持患者身份证、医疗证、户口簿到所入住医院合作医疗报账中心登记,出院时直接报销。
要注意的是,农医保慢性病报销相关规定可能有一定差异的,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想了解当地的“新农保慢性病怎么报销”,可以向所在地村居委会咨询,查看慢性病报销政策或者慢性病报销业务指南。
去河北卫生厅的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