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制作精良的戏是由剧本,导演,制作班底(服化道摄录美),演员,这所有的因素组队完成。从制作到放映,只有演员是在台前直接面对观众的。所以观众对一部戏质量的好坏,往往第一步最直观就将矛头指向演员。举个栗子。《雍正王朝》这部戏,有多少观众去关注原著二月河和编剧刘和平?
可是一提起主演唐国强老师,几乎无人不知。
而刘和平老师在业界可谓泰斗,您一定知道《北平无战事》,《大明王朝》,《李卫当官》,《沧海百年》等等这些家喻户晓的大戏都是他的编剧。他编剧的都是大戏,出演的都是老戏骨,著名的演技派,他的光芒更是被隐藏在星光之下。
观众看到的只是演员的表演,因为是他们在演绎角色,所以好与坏是最直观的,面对一部“烂戏”普通观众都在骂演员,这是很正常的事。
影视剧剧本还有一种操作,叫“集体创作”。本人就参加过电视剧《和平年代》的剧本创作,负责分镜头台词部分的剧本。和剧组是有协议只拿稿费不署名的,最终该剧的编剧署名是制片人的笔名。由此也可见,常规的电视剧制作过程中编剧的地位是并不高的。
在影视剧制作过程中变数最大,被改最多的也是剧本。虽说是“一剧之本”,但是由于场景,气候,甚至还有某些大演员的特殊要求,所以剧本被改动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常便饭。有些演员改剧本完全出于自我对角色的认识,完全不顾大局和是否接戏,就造成了剧情的混乱。
大家一定听说过编剧宋方金怒怼宋丹丹改剧本的事。他说过一句话:“《美丽的契约》的剧本是我写的,但是成片后的《美丽的契约》的电视剧不能算我写的,这部电视剧的确是由宋丹丹老师、范明老师、余淳老师、梁静老师等很多老师现场攒的。”
其实,在看吐槽大会这个节目之前我真的不知道宋方今是谁?我没有关心过《美丽契约》的编剧,只是看了剧以后弱弱骂过:“什么烂片子,宋丹丹演得真不咋地。”
所以说不是没人说编剧,而是说不到编剧啥的~因为不熟儿。
由用户 静观物语 提供的知识:
编剧烂,导演烂,演员烂,脑残粉更烂!没有脑残粉,没有市场都不看,看他们还拍烂剧不?!拍烂剧能赚钱又多又快,谁还用心踏实的拍电视电影?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