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体验仍需提高。
目前知识内容的特征主要为碎片化,并不利于系统学习。对碎片知识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后续服务有待进一步填补,在线教育的深入发展和第三方服务与工具都是可供考虑的发展途径,对于授课者而言,降低授课者所需的技术门槛与优质内容的辨别与有效推广,同样存在问题。
2. 版权问题
知识产权的模糊性使得许多侵权行为难以界定,用户缺乏维权的方式与状态。
3. 缺乏内容筛选及推广机制
相较于一般内容变现,知识付费具有长期效果,用户很难在付费之前对内容进行了解和评价。目前主要的解决方式是IP化和用户评价,而这又会加剧头部效应,影响后期进入者的创作积极性。
4. 复购率低
知识付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用户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很多用户而言,为了解决短期问题而选择长期的知识付费并不现实,以及实现冲动消费后难以消化付费知识,同样会降低复购意愿。
5. 内容同质化
知识付费领域已经形成了一些热门领域,例如时间管理、文案写作、投资理财等,热门领域容易受到更多人关注,也成为平台重点推荐对象,但对于这些技能型培训的内容而言,标准化程度高也意味着内容雷同,对用户的吸引力堪忧。而由此形成的头部效应也会进一步打击后进入的内容生产者,导致恶性循环。
6. 政策风险
对于知识内容、只是生产者的证照管理和收入税收等,都会对未来的知识付费造成影响。
知识付费风口将持续
各大平台的不断加码、创业者的不断涌现、资本市场的不断入局,大幅助推了知识付费市场的“野蛮生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截止到2017年底,知识付费用户达到1.88亿人。预计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将达到2.92亿人。到2020年,整体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可以预见,知识付费“风口期”还将持续。
知识付费异军突起
知识付费现象不仅因为技术进步和传播形态改变,更是当前社会知识需求的爆发。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竞争更加激烈,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形成了广大潜在的知识消费群体。在广泛的需求与繁忙的工作之间,通过新媒体在碎片化时间里获得知识成为必然选择,知识付费也因此风生水起。
同时,在新中产崛起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大众的知识消费实际上也在升级。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表示,中国的知识付费行业已经迎来最好的时代。
诸多痛点仍待解决
在消费者看来,目前知识付费和在线教育领域最大的问题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由于付费内容质量不能预判,购买后也很难短期内判断付费产品质量,这就给劣质产品打开了营销空间。
而且不同于线下培训需要资质,线上知识分享和技能培训使人人都可成为老师,无从监管。
比产品质量难以评价更让人诟病的,是知识付费的营销方式。在付费产品足够多且同质化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利用社交关系链进行分销则成为另辟蹊径的新营销手段。
优质细分市场将成趋势
在诸多乱象面前,如何保障知识付费健康发展?法制建设是市场有机运行的基础,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是知识付费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下,热衷于“蹭热点”的企业将被淘汰。而细分化、优质化内容提供商将成为知识付费产业的未来赢家。
未来,单一付费模式很难支撑平台的长期发展,多种付费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已成为大多数平台选择。而在内容维度方面,综合型、规模化的知识付费平台将减少,面向特定领域、场景、用户群的“小而美”垂直知识付费平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18年会有更大范围的内容尝试付费,与此同时,知识付费会逐渐走向成熟,会有一些泡沫破裂,但是更优质的形式会沉淀下来。
有很多啊,比如现在的这些一些纠纷啊,侵权啊,保护权利啊,都有很多的例子,,有些人就不在乎这个觉得无所谓,有些人就觉得是有很大关系的,我觉得是很有关系的,就像拿淘淘课作为支持知识产权的平台,它的出现是当下保护知识产权的正行为。是一种直接链接生产者和消费的商业模式。从生产这角度看,自媒体平台已经大量培育出知识IP和愿意的用户;从平台看,在线支付的成熟扫清了障碍;从受众角度看,资产泡沫来的中产阶级焦虑与消费升级的影响为知识打开大门。所以淘淘课对知识产权进行享是正确的选择。所以还是看清一些问题,一些交流。和形式来说比较好的,可以清楚的了解知道和对你来说形成帮助!希望可以对你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