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将会导致全民道德底线的全面崩溃;将会导致人们良知的彻底丧失,将会使现代文明建设成为幻想。。。。。。。。。。。。。。。。。
近日披露的学术造假新闻:
《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教师的公开信》中揭发赵海峰先生唆使并帮助他人伪造学历,在申报职称过程中弄虚作假。为了核对这一情况是否属实,我查对审核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些文件。
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2004、2005、2006年度报告的记载,贾雪池(女)研究方向为行政法,1992年毕业于佳木斯市师范学院俄语系,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毕业,1993年至1995年在经贸部与黑龙江省政府合作的中国货物分拨中心(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担任俄语翻译。1992年至2000年,在佳木斯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担任俄语翻译。
其后我又看了看《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度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贾雪池显的特别与众不同,别的教师都附有学历介绍,唯独贾雪池没有学历介绍,同时工作经历介绍也被略掉,其研究方向变为《俄罗斯土地制度与法经济学》。
比较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的年度报告会发现,由于贾雪池本人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关于贾雪池学历、工作经历介绍的不真实,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公开信》中揭发的唆使并帮助他人伪造学历的情况基本属实。
疑点之一,既然贾本人1993年至1995年在经贸部与黑龙江省政府合作的中国货物分拨中心(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市)担任俄语翻译,又怎么可能又同时在佳木斯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担任俄语翻译。
疑点之二,既然贾本人1992年中专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又怎么可能于1995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
疑点之三,贾本人究竟是何种奇材?其研究方向能在短时间内即发生突变,先是研究行政法,其后又突然转变为《俄罗斯土地制度与法经济学》,不考虑知识的积累及教学科研的需要频频变更学术研究方向,这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的特色?我不敢相信,如果要我来评价,我说这是一种学术投机,应当禁止。
疑点之四,在2008年副教授职称评审中,贾因学历及论文的非法学方向等原因被校人力资源委员会淘汰聘出局。在2009年副教授职称评审中,贾又因相同的原因在第一轮评审被淘汰出局。为什么赵海峰先生要亲自出面协调,将其“成功运作”成副教授?
疑点之五,为什么在明知贾所授课程及发表的论文和国际法毫不沾边,也知道贾在2009年申报国际法硕导时有虚假陈述行为(贾将自己的专业和研究方向填写为国际法),却视而不见,仍然同意其申报?
疑点之六,在贾不能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做虚假陈述,为什么要伪造学历和工作经历的情况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仍然要将2008年度、2009年度的校优秀教师、五好家庭的荣誉授予贾,让贾充任校教代会代表、代理院长助理是出于何种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