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二、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有经济独立的能力,说的更明白一点,就是拥有能立足于社会的职业,或许更深的意义是说人到了三十岁应该知道了这一生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而明确人生的方向,许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三、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有了接受与服从道德规范的能力,有自己的一套明辨善恶是非的标准,用于规范自己的行为也用来判断评价他人的行为。三十岁,人才真正开始从浑沌中清醒过来。三十岁之前是从无知到有知的阶段,是受别人的言行影响与主宰的阶段,三十岁,才开始明白清醒的做人、做自己,正是开始,而不是功成名就,更不是完善与完美。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立意"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三十而立是什么意思呢?进来听过听让人生变得更加完美吧
通常,男人在三十岁时,我们就说他到了"而立"之年了.所谓的"而立",有成家立业的意思.(古时,人的寿命较短,六十就叫"满岁"了,三十的人,正是该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时候.)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赏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