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军工业。
在当时接受大量苏联援助的情况下,武器的研制也是从全面引进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各项技术数据、生产设备甚至样品都是直接从苏联引进。
1956年,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与56式自动步枪同一年定型的还有仿制SKS的56式半自动步枪和仿制RPD的56式轻机枪,是为56式枪族。
在50年式末56式枪族大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取代原本服役的中国制53式步骑枪、日本三八式步枪和美国M1903春田步枪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兵武器。当时一个陆军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2支56式自动步枪、2支56式班用机枪、7支56式半自动步枪。
由于56式在设计时,中国军队的武器思想还很传统,此枪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称作“冲锋枪”,且其战术定位也被设定为班组火力支援用武器,用于提供近距离压制火力,因此56式最初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简称“56冲”。研制小组的组长为赵瑞之工程师。
在1962年的中印之战后这种思想开始转变,并发展出63式自动步枪,但63式步枪在制作上出现不可接受的缺憾,至1970年代后期被撤装。在1979年中越战争时,56式仍为解放军的火力支援,仅班长及副班长配有。越南战争时的北越军队和越共游击队就曾大量使用56式,据说越南拥有的56式一度比中国还多。
同一年定型的还有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SKS半自动步枪)和56
式轻机枪(仿制RPD轻机枪),都是完全不同的武器。仿制56式枪械是在全面引进的基础上进行的,在50年代中期从苏联引进产品图、设计计算、尺寸链计算、试验检查规范等全套资料,以及工艺规程、工装资料等工艺技术文件,甚至还有部分硬件,如成枪、部件以及关键工装、刀具、量具等。
56式7.62毫米自动步枪是仿制前苏联AK-47型7.62毫米自动步枪即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的产品,1956年生产定型,1963年改型56-1式, 1980年改型56-2式, 1991年改型QBZ56C式。开始设计几乎都是仿照AK-47的·,仅仅是在快慢机当印有汉字。56式冲锋枪是我国生产和装备量最大的自动步枪,至今仍在装备部队。
除了做枪的材料,几乎就是AK的翻版,但是材料是最关键的,比如用航空发动机叶片做的枪管,持续射击时间长,威力猛,用普通铁,可能会断裂。区别大了。萨达姆做不出特种合金,于是他搞了黄金AK,威力很大,持续射击时间长,然后又回到了AK的致命缺点,太重。AK就是重机枪改版的单兵重机枪,二战要求一种射程短,绝对不给肉眼瞄准,射速快,单兵可以边跑边射击的突击队武器,这就是冲锋枪,百米以内的冲刺用枪。二战后,实战证明精确度高的枪只能改成狙击枪少数配备,精确度高的枪一律淘汰,就把三八大盖淘汰了,因为精确度太高,射程太长不适合单兵突击,AK就是一个人拿了一把重机枪像一群人冲锋的先进武器。你都是高精确度狙击枪,对方拿的是改进重机枪AK,他不需要打死你,压制你抬不起头,后方空军炮兵就能消灭你。检验AK和五六步枪最好的办法不是瞄准射击,而是不停的换弹夹扫射,连续射击,看枪什么时候报废,越先进的材料做的AK持续射击时间越长,能连续不间隔换弹夹打五百发子弹的AK绝对是好枪,绝对是枪霸,能打六百发子弹的五六绝对可以进世界博物馆,其实打三百发估计就起火歇菜了,一般都是换枪管,本来枪就重,子弹也重,还要弹夹和枪管,这样就又回到重机枪的老毛病了,速射的重机枪跑不动,不能边跑边射击,拿几十斤的AK如何进行奥运会百米冲刺。至于精确度可以完全不考虑,占领阵地就行了,敌人丢了阵地被压缩,就只能等死接受轰炸和炮弹了
和ak没多大区别的,二战结束后,苏联帮助了中国
中国56式冲锋枪介绍,造型独特,近战能力强,网友:吃鸡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