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英国空军军官弗兰克·惠特尔获得英国喷气发动机设计专利。此后,他试图说服军方和航空发动机企业研制这种新型发动机,但没有成功。1935年,惠特尔的一些朋友开始为他筹集研制资金。同年底,惠特尔设计出第一台试验机,定名为WU。1936年3月,专门研制惠特尔设计的发动机的喷气动力公司正式成立。1937年4月12日,WU试验机首次试车,这是涡轮喷气发动机诞生的标志。WU试验机运行后,英国军方开始给予财政支持。第二台试验机由于涡轮叶片的损坏很快被放弃,这暴露出叶片材料和燃烧室这两个互相牵制的问题。第三台试验机与前两台相比,结构上有了比较大的改进。
1939年6月,二战迫在眉捷,英国空军首脑迫切希望提高飞机性能,认识到惠特尔工作的意义,最终与惠特尔签订试飞发动机的研制合同,试飞发动机定名为W型。飞机设计和制造工作由格罗斯特公司承担。
1939年9月,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喷气动力公司加紧工作,并得到更多部门支持。1940年7月,惠特尔制造出稳定工作的喷气发动机。随后,英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E28/39喷气机由格罗斯特公司的卡特设计成功。1941年5月15日,布罗克沃斯机场,格罗斯特公司首席试飞员萨伊尔驾驶E28/39腾空而起,它的试飞成功比德国的He-178晚了1年零9个月。
亨克尔He-178试飞成功后,德国空军开始支持喷气战斗机的研制。其中,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亨克尔公司研制的He-280和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e-262。He-280于1941年4月2日进行了首次试飞,这是第一种专门设计的喷气战斗机。1942年7月18日,以尤莫004发动机为动力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试飞成功。
He280与Me262竞争的结果是梅塞施密特公司获胜。从飞机的布局和
尺寸,它们都十分相似,性能上也难分伯仲。亨克尔公司失败的原因之一是他与空军首脑的关系不好,经常对德国空军的发展政策提出批评。因此,Me-262成为了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战斗机。1944年6月,Me-262正式投入实战。同年7月25日,一架英军的“蚊”式飞机与Me-262不期而遇,它的飞行速度令“蚊”式飞机的驾驶员大惊,慌忙俯冲加速逃跑。后来面对着盟军的节节紧逼,德国军方决定将Me-262改成战斗轰炸机,以对盟军实施报复性轰炸。Me-262改成轰炸型后可载500千克炸弹,但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速度,灵活性也大打折扣。Me-262喷气飞机的各种改型共生产了1433架,其中战斗型只有约200架。由于生产量小,使用不当,加之技术上尚不成熟,使之没有在二战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喷气战斗机的优势已充分显现出来,特别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这一点对其他国家发展喷气战斗机产生了极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