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航空:安全可靠的“专机师”(部队)背景
执飞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军方高级领导人国内专机任务的是空军某师,亦被冠以“专机师”。缘于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所谓中国联航具有军方背景即是指以该师为班底,成为政治上绝对合格、工作中绝对可靠的专机部队。
师所属执飞专机任务的飞机没有涂装空军“八一红星翅膀”标志,而是都是属于“中国联合航空公司”运营标识。中国联航2004年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后重组,所属飞机部分收回部队。
《解放军报》2002年报道,专机大队的一个机组有一次在驾机临近某机场上空时,曾遭遇史无前例的雨夹雪复杂气象条件,再加上机场盲降设备出现故障的特情,此前两架航班因无法降落已经返航。但专机机组人员没有返航,而是穿云破雾沉着处置,成功降落。
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9月21日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与22个省、市以及大型企业联合组建的民用航空公司。原中国联合航空公司曾拥有41架飞机,其中大多为俄制的图-154和伊尔-76等飞机,亦拥有波音767-300、波音737-300、雅克-42、CRJ-200、安-26、运-8的机队。北京南苑机场作为旧联航的基地,担负着专机、客机、航班的重任;旧联航经营定期客货运输,临时客货包机、旅游包机、进出口物资国内联运,并兼营与航空相衔接的地面运输。旧联航共开通国内航线38条,其中大部分为支线航线;每周飞行110个航班,通航城市一半为旧联航独飞的地市级城市。旧联航独立于民航系统之外,常常以等同于火车卧铺价格的票价吸引大量旅客,曾经是中国支线航空市场的霸主。
1998年,由于联航拥有军办企业背景,根据中共中央“部队不得从事经商活动”的政策被要求停止其民航客运业务,但鉴于其航班计划已经制定,该决定被批准延迟执行。
2002年10月31日下午5点10分,在完成了银川飞往北京的最后一班飞行后,运营了12年的旧联航停止了全部民用航班的飞行。
2003年联航正式停航,原属于空军的大部分飞机也都已经被空军收回,但联航在退出民航市场后仍担负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派的任务,所以飞机并没有停飞。 2004年,经民航总局正式批准,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共同出资,上海航空公司控股80%、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控股20%,重新组建成立了中国联合航空有限公司,实现了“军转民”。
2005年7月完成重组,10月20日开始重组后的首次新航。
2005年10月至2008年底,累计运送旅客240余万人次,运输货物23000余吨。开航以来,中国联航一直保持着安全飞行纪录。
中国联合航空自开航以来,一直保持着空军部队的严谨文化,高效运营自有独立机场及飞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安全飞行纪录。
2005年10月至2012年底,中国联航累计安全运送旅客1200余万人次,运输货物80000余吨。
根据中国联航发展规划,2015年,机队规模将达到5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