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断电,质量差,操作失误等,从高空掉落有直接撞破行人的头,以及弄瞎行人眼睛的安全隐患存在,国家必须专门建设场地,提供无人机遥控者玩耍,否则就应该停止无人机的销售,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政府以上都做不到,那至少也要给无人机撞伤人撞死人的遥控者,设立刑事责任,包括死刑,否则无人机将来的伤人事件,甚至导致人残废或者死亡的事件,会越来越多!
无人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能和制定监管法规规范无人机的使用是当务之急,解决好安全性问题,开发无人机潜在价值的论题才有意义。
大疆认为,国内无人机的监管,如采用各种最新技术手段,其管理同样可以做到强制、到位。上述技术和措施,归纳如下:
(一)为无人机划定严格的机场禁飞和限飞区域。在禁飞区域内不能起飞;在限飞区域内严格限制飞行高度。
(二)无人机全面使用ADS-B接收机等载人飞机预警系统,收到的民航飞机信息在进行数据保护处理后提示用户,警示用户载人飞机的存在;在中国国内,在必要时强制无人机下降高度或降落避让。
(三)无人机配备一机一码的标识码。
(四)无人机飞行信息可实时接入管理系统,监管部门也可使用特殊设备对误闯入相应区域的无人机进行查询、记录。
1、可能与飞机相撞
随着隔离运行方式渐渐难以满足无人机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将来会有更多无人机飞进融合空域,与有人驾驶飞机、鸟类等空中飞行物的碰撞问题日益凸显。
2014年11月,在美国最繁忙的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一架无人机三次靠近民航大客机,最近距离只有“几英尺”,若无人机被民航的发动机吸入,将造成不堪想象的后果。
无人机的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空中飞行状况,尤其是不遵守监管规定、超越规定空域飞行的无人机,给客机飞行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2、运送货物掉落
亚马逊等许多电商公司都希望利用无人机来运送小件包裹,但在美国,由于联邦航空局不允许任何商用无人机飞行,无人机的使用受到了制约。
有观点认为,无人机飞行途中出现的树木、电线等障碍物会影响货物投递的准确度,货物掉落或是无人机没电坠落也可能砸中人的头部,且无人机飞行还受到风力、天气状况的制约和自身承重能力的影响,因此安全性不高。
3、黑客控制
无人机算是一种智能设备,这就意味着它成了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2013年,美国黑客Samy Kamkar设计了一款无人机——SkyJack,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
SkyJack能够自主飞行,可通过无线信号入侵其它无人机,进行破坏。一旦入侵,SkyJack就会接管其它无人机的摄像头和控制系统,为所欲为。如果觉得还不够劲,它还可以用笔记本电脑、Linux Box、或者其它设备进行连接,只要你愿意,甚至还能把别人的无人机开回来——等于是把人家“劫持”回来了。
4、无人机攻击
2014年9月,一名德国海盗党成员操纵无人机使之坠毁于德国总统默克尔身前表达抗议,引起了公众对无人机袭击事件的担忧。除了蓄意攻击,无人机还存在不少误伤的情况。2013年,在佛吉尼亚州赛车公园里,一架无人机撞到了坐着成千上万的观众的看台上,致使数人受伤。
5、窥视带来的隐私危机
2014年,美国西雅图一名住在26层的女子因发现在其换衣服时,有一架无人机在窗外盘旋,怀疑有人偷窥而报警,尽管事后查证飞行器的操控者只是在用它为房产商拍摄图片,但是这一事件的确引起了人们对不法之徒利用无人机窥探个人隐私的担忧。
当无人机携带相机变成监视工具,在人们难以触及的头顶上空进行窥视和刺探,受害者往往不堪其扰,正是因为安全和隐私方面的担忧,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对无人机监管政策一直不肯放开。
6、运毒新手段
无人机本身具有轻便的特点,加上获得渠道方便、价格选择空间大,极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且侦察和监管难度较大,从而引起社会治安危机和人民的心理恐慌。今年1月,一架携带冰毒进入美国边境的无人机被拦截,据美国禁药取缔机构表示,无人机已成为运输毒品过境的常见手段。
无人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提高无人机的安全性能和制定监管法规规范无人机的使用是当务之急,解决好安全性问题,开发无人机潜在价值的论题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