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是永葆消防部队旺盛战斗力的源泉,警民共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警民工作的一个新发展,也是消防部队参与地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当前,基层部队消防保卫任务十分繁重,官兵工作压力大,在新形势下,如何合理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对活跃官兵文化生活,是摆在消防部队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当前消防部队警民共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对警民共建活动的重视不够。基层部队由于政治学习、执勤备战、部队管理、业务训练、灭火救援和为民服务任务繁重,部分中队主官认为只要把“日常工作”完成好了就是成绩,认为开展警民共建工作可有可无,没有把警民共建纳入基层党支部的议事日程,没有提高对警民共建重要性的认识,被动“应邀、应战”的共建局面突出,即使开展一些共建活动也是“蜻蜓点水”、内容不丰富、质量不高,难以融洽警民关系。 (二)干部骨干缺乏共建活动的组织能力。有的干部缺乏共建活动的组织能力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缺乏组织活动的经验,有的干部整天忙于业务工作缺乏经验积累,有的干部缺乏主持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统筹安排能力。在开展活动时考虑欠妥、安排不合理、顾此失彼、秩序混乱、活动气氛不好,一些官兵参加共建活动中“放不开手脚”,甚至活动现场处于尴尬境地,开展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既影响了部队形象,又降低了警民双方参与活动的热情。 (三)警民共建活动内容形式单一。虽然基层部队在警民共建方面的确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不少文体活动,但仍然有不少中队搞共建就停留于一般的吃吃饭、打打篮球、组织一次卡拉OK、逢年过节走访慰问等简单常规的内容形式,活动内容不丰富,活动时间短,警民共建活动按部就班,缺乏规模性、缺乏创造性,甚至把精神文明共建搞成了庸俗的“物质文明共建”。在活动形式上也呈现出“四多四少”的现状,即:警民座谈会多,特色活动少;室内活动多,室外活动少;领导参加活动多,官兵职工参加活动少;活动形式上的东西多,双方交流沟通少。 二、加强基层消防部队警民共建活动的对策 (一)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解决好思想问题。搞好警民共建工作,首先必须解决广大官兵对警民共建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而要解决认识问题,应从教育入手,一是进行传统教育,把人民军队拥政爱民的典型事例汇编成册,经常组织学习。把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作为部队政治教育的经常性内容,邀请地方和部队离退休老干部作报告,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述我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阐述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道理,加深干部、战士对拥政爱民重要性意义的认识。二是要用实例进行教育,通过组织官兵了解多年来地方政府和人们群众对消防部队的关怀,特别是共建单位为消防部队的基层解决的实际问题,经常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拥军优属的实例激发干部、战士拥政爱民的自觉性。三是要结合驻地的实际,开展形势任务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让干部、战士接触改革开放的实际,掌握当地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激励官兵增强建设第二故乡,保卫第二故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要全面提高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一场好的警民共建联欢活动犹如一道美味佳肴。干部在共建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要想在警民共建活动中抓落实、抓丰富、抓出成效,中队干部必须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对外交往能力、活动实施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中队干部要有意识的加强组织能力学习培养、认真总结活动经验。还要适时安排中队干部骨干参加文体活动培训,切实培养干部的文艺细胞和组织协调能力,做到“先天不足,后天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