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百衲本与武英殿本有谁能区别

2025-04-07 00:19: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武英殿本

在1936年《百衲本二十四史》问世之前,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的《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简称“殿本”)即为清朝和民国两代研究中国历史最为通行的正史版本。但“殿本”的编纂者多为御用史官,他们往往为当朝帝王和时政左右,不仅避讳颇多,而且史实错讹亦不可计数;加之当时编修典籍、查核原文极为不易,编书时常以学者背忆为准,更增加了错误几率。所以,“殿本”的校勘不仅存在大量单字的错误和避讳,还存在段落颠倒、整段文字脱落丢失等错误,这些缺漏为后世遗害甚多。

百衲本

鉴于“武英殿本”的种种缺陷,民国之初,著名国家大师张元济先生产生了“重校正史之愿”,发誓要汇集善本,重新校勘辑印一部古本全史,恢复中华正史原貌。他秉持“续古代文化之命,续民族文化之命”的强烈使命感,广泛搜求各史最佳善本。克服了社会动荡、战火纷飞、校勘辑录工作多次蒙受损失等重重困难。他于当年涵芬楼附近,设立编校中心。张元济先生为确保版本无失,甚至字字精心校勘,页页仔细修润。他为《百衲本二十四史》所做《校勘记》就达百余册。他还亲自选定纸张、监督印刷、事事亲力亲为,前后历时18个寒暑,至1936年,著作方与国人最终见面。

百衲本,顾名思义即如僧侣补缀很多的衣服一样,利用零散不全的版本修补合成一部完整的书,称为百衲本。《百衲本二十四史》首先选用历朝历代最为优秀的版本为工作底本,然后再将各种流传的版本加以参校,核准确有残缺随即补入。如此宏大之工程,堪称“前无古人,功泽后世”。

《百衲本二十四史》选用的都是时间最为古远的善本。张元济先生搜罗汇集了珍贵的宋刻善本史书15种、元刻善本史书6种、明清初刻史书3种。如《史记》选用宋庆元黄善夫家塾本;《汉书》选用宋景祐刻本;《晋书》则以几种宋刻本配齐;南北朝七史均用宋眉山七史本;《隋书》和《南史》、《北史》用元大德刻本;《旧唐书》用宋绍兴刻本;《新唐书》用宋嘉祐刻本;《旧五代史》世无传本,用清人自《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本子;《新五代史》用宋庆元刻本,宋、辽、金三史均用元至正刻本,系初刻本;《元史》用明洪武刻本;《明史》用清乾隆武英殿原刻本。

《百衲本二十四史》为史学界公认的“中国最佳全本正史”,具有极高的版本价值、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请采纳,爱你哦,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