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采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一、汉初的重农措施
1. 增加人力: 汉高祖为增加农业的劳动力,不但让部分士兵复员,号召逃亡的农民回乡,释免因生活困难而卖身为奴婢的人,并且鼓励生育,凡农民产子,可免除两年徭役。
2. 减免田租: 汉初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高祖减田租为十五税一,文景两朝更减至三十税一。政府减轻田租,用意是鼓励生产,改善农民生活。
3. 重视农桑: 汉初为发展农业,曾沟通渠道,并修筑黄河的堤岸,改善水利,方便灌溉;文景二帝更亲自耕田,皇后亲自采桑,以示对农桑的重视。
二、汉初的抑商措施
1. 加徵算赋: 全国商人,必须缴纳双倍的算赋(即人口税)。
2. 不任官: 汉朝政府规定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任官,以剥夺商人的政治地位。
3. 诸多禁制: 禁止商贾穿著名贵衣服、乘车骑马及携带武器,以贬低其社会地位,限制其活动。
三、汉武帝实行的重农政策
1. 鼓励垦荒: 汉初,耕地不足,武帝鼓励甚民垦荒,以增加全国耕地的面积。
2. 改进农业: 武帝注重改良农具,改善耕作方法,务求深耕细作,提高生产效率。
3. 大兴水利: 武帝统治期间,兴修了大规模的水利,如修建白渠,治理黄河等,大大减少了水灾旱灾。
四.汉武实行新经济政策之背景
汉武帝为防止富豪削兼并之风气盛行,不得不抑制商业资本之增长。武帝连年用兵,又营宫室、兴水利、封禅、巡游等,事事需财,遂设法增辟财源。
新经济政策之内容:
统一货币: 钱币原由郡国自行铸造,故大小轻重不一。武帝令更铸五铢钱,由中央设官统一办理。
收盐铁酒为国营: 於各地设置盐官铁官及榷酤官,统办一切盐铁酒事务,禁止民间私自经营贩卖。
行均输法: 各地献纳中央之土产,不必直送京师,由当地均输官收集,运往价高之地区销售,以增国家收益加。
设平准制: 於京师设立国营机构,收购各地货物,贵卖贱买,以平抑物价位。徵资产财物税: 从事工商业者,须呈报财产状况,依报徵收税项。此外,百姓拥有船车者,亦予课税。
五、汉武帝抑制商人之措施
武帝禁止私人及郡国铸钱,新币由政府统一铸造;又将盐、铁及酒收归国营,严禁私人贩卖。行均输法及平准法,以平抑物价,防止富商牟取暴利。颁布算缗令及告缗令,向商人高利货贷者和手工业作坊主人等徵收税项,以打击商贾。
六、王莽之抑商政策:
於长安等城市设五均官,负责五均赊贷事宜,平抑物价,防止商人囤积居奇。凡从事工商业活动者,须缴交十分之一利润作利得税。政府经营盐、铁、酒等专卖,以防商人垄断操纵。禁止人民私铸钱币,杜绝商贾藉铸币牟私。
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沿袭的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而且对我国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此笔者想通过对汉代前期(汉初——武帝 时期)实行抑商政策的原因、过程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来评价这一时期的抑商政策。一、关于汉初实行抑产政策的原因: 第一,和汉高祖的经历分不开。汉高祖亲自参加了奏末农民起义,经历了楚汉战争,见到了秦朝暴政时的情景,知道不轨逐利之民的肆意活动将威胁到其封建统治秩 序的恢复,如不对其抑制,则有碍于其他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