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限制排量,以后还搞小排量轻量化么

2025-04-24 19:05: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关于各地出台的网约车新政的讨论,还在继续发酵中。看得出来,这一轮政府固有思维模式下的所谓新政,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和执行阻力。
  大家都看得出来,所谓新政,其实还是几十年不变的出租车管理条例的一个网约车版,只是更改了一个名头,顶多算是1.0001版本的升级。它对网约车使用车型的规定,更成为民众反感、网约车从业者抵触的最大焦点。
  小排量化是最近以及未来几年汽车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难道政策制定者们不食人间烟火?据予墨了解,80%的中级车,在接下来的换代中,都将会推出小排量发动机版本,替代过去的2.0L左右排量的自吸发动机。网约车新政一出,让车企们摸不着头脑——还搞不搞小排量轻量化了?很显然,简单用排量来规定汽车的等级,已经严重偏离了汽车市场现实。  
  从环保的角度,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节能减排。网约车又是行驶里程与出租车相当、远大于家用车的一批车。它们尺寸和排量越大,对空气污染就会带来更大的不利影响。这是掰着脚趾头都能够想到的。
  从交通资源配置的角度,我们的城市已经非常拥挤,我们不仅不应该限制车辆的排量和尺寸,往大了走,更应该是引导它们往小了走。豪华舒适不一定等于大、长,奔驰A级、B级,宝马1系、奥迪A3,它们都属于豪华车的范畴,且尺寸较小、排量也不大,用它们是不是也能让乘客感觉更豪华、更舒适?  
  从网约车行业的角度,网约车的诞生,本事就是为了广大的普通民众服务的。通过降低车辆的运营成本、提高车辆的使用率以及通过考核提高司机的规范,来为民众提供更加亲民和舒适的服务。现在对车辆进行这样那样的限制,让网约车只服务于社会高端人群,这与网约车为平民服务的出发点发生了背离。  
  还有些城市,限制了网约车的数量,这更是将网约车企业置于死地。网约车企业都来自于互联网行业,他们靠平台盈利,但更多的是靠大数据及数据分析,靠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创新产品来盈利。如果限定了网约车的数量,那直接是等于掐死了网约车企业创新的脖子。
  以上种种,均是限制网约车尺寸、排量的坏处,而它的好处,仅仅是让出租车这一传统服务模式能够活到更长一些,活得像以前那样舒坦一些。
  总而言之,提出车型限制的出发点,是因为有关部门提出要让网约车“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而一些地方把这点简单理解为设定更高的车辆、司机门槛,水平未免过于低级。其实差异化的重点在于服务商的差异、技术上的差异,在于让网约车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提高,能满足打车群众安全、价格、品质方面的综合要求,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对想要接单的车主们设高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