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探索古建筑。他与她的事业和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唐代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发展的一次高峰,可由于年代久远、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建筑物的保存极为艰难。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梁思成始终有一个信念,相信国内肯定还有唐代的木构建筑存在。
在上世纪30年代的动荡岁月里,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及他们的同仁,以简陋的交通工具,奔波于穷乡僻壤与山峦沟壑中,从事艰辛的古建筑踏勘与测绘调查,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做开拓性的工作。佛光寺,一座至迟建造于公元857年,保存完好的唐代木构建筑就这样被发现了。
“这是我们这些年的搜寻中所遇到的唯一唐代木构建筑。不仅如此,在同一座大殿里,我们找到了唐朝的绘画、唐朝的书法、唐朝的雕塑和唐朝的建筑。个别地说,它们是稀世之珍,加在一起它们更是独一无二的。”梁思成在《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一文中这样写道。
15年间,梁思成亲力亲为地考察了全国190个县的2738处古建筑,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两部书稿,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赞扬。对比今天某些枯坐书斋、隔膜现实的学者,战火纷飞中,梁思成风尘仆仆从一个村落赶往另一个村落的身影,令人油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