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高后矮的果树树形结构的转变方法有哪些?

2025-04-27 01:45: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果园内,随着树体年龄和树冠体积的增大,不仅要调整群体结构,而且也要调整树冠结构。一般树冠结构调整是在群体结构调整完成之后进行,每10年左右进行一次,主要解决树冠的透光性、作业性和衰老性等问题。老果园修剪改造实践证明,果树在各个年龄时期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特点,从小到老不能采取终生不变的树体结构。

幼树期整成的树形不一定再适合进入盛果期以后的大老树,应视矛盾转化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根据国内外修剪经验,苹果、梨等果树在初果期以前可采用有中心干的树形,但进入盛果期以后应根据树冠内膛和下部的光照情况适当将中心干落头,并回缩上下层主枝间的大型辅养枝,以打开“天窗”进上光,打开“侧窗”进前光,必要时还应加铺地膜增下光。同时加强行间枝条管理,保障作业道畅通。衰老树的中心干还应继续下落,减少主、侧枝的数量。主、侧枝和结果枝组的长度也要适当回缩。开张性品种可采用二层开心形。直立性品种可采用单层开心形,仅留基部三大主枝。

修剪手法和修剪量也应随树体年龄适时进行调整。幼树以轻剪缓放为主,结果大树以重截疏枝为主,老弱树则以回缩更新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