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应该是对的。虽然大多数亲兄弟比普通朋友好,但也要极少数亲兄弟反目成仇的,不但不如普通朋友,就连陌生人都不如。别说亲兄弟了,有的父子见面都跟仇人一样。所以说这话应该是对的。
对了,亲兄弟不一定比朋友好。亲兄弟代表的是亲情,也许平时不来往,一旦发生重大事情,亲兄弟一定会出来帮忙的,因为你们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
而好朋友,代表的是友情,也许你和这个好朋友就是闺密,平时关系也很好,有困难的时候也帮助你,但这个是亲情和友情,是不能比的。
我有时感觉很困惑。现在的亲兄弟的感情有时还不如同学或朋友?甚至比外人的关系都差?我有一朋友对我说这很正常。陕西不是有句老话说的好,"无账不世爷父们,无仇不世弟兄们"么,对于这句话,我进行了分析。
“无……不……”是双重否定句,可以改成肯定句来理解,那就是“所有的父子之间都会有些欠帐还钱的过程,所有的兄弟之间都会有些报怨”,也就是说一家人免不了总会有些家庭矛盾,一般是宽慰人时说的话。
先说父子之间,他们之间存在你强我弱,我强你弱的角色转化。小时儿子对父亲有依赖依存关系,但大时父亲失去劳动能力,父亲对儿子有依赖依存关系,有点象“先借贷,后还钱’的关系,因此父子之间存在“谁欠谁”的心理纠结,有时会存在债务的分担,父债子还呗。
再说兄弟之间,没有成家以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一般关系尚好,但成家以后有赡养父母的分担,这存在“谁出多谁出少”的纠纷,还有对父母遗产的分割存在“谁分多谁分少”的竞争,加上各自媳妇的干涉,兄弟之间存在抱怨很常见。好多人家都会面临这个问题,特别是两兄弟家庭都比较穷困或经济水平都一般时候。还有有的人虽然有钱,但个性自私,只考虑自已的小家庭, 视父母兄弟为负担的,往往会造成兄弟间的矛盾很大。现实生活中有一种情况可以避免兄弟结怨,一个日子过的普通,另一个社会地位比较高,也有经济实力,经济上经常周济兄弟,为人厚道,对侄子比较关心,对父母比较关心,弱势一方兄弟不好说什么。
我们陕西的男人大多生性耿直,不善于沟通,所以成家以后兄弟之间有怨气特别常见。 还有父母有如意识的起桥梁沟通作用,多多摄合,兄弟之间也能保持一团和气。如父母沟通能力一般,随着年纪变大而对整个家庭操控力减弱,加上兄弟各自谋生,他们之间沟通过少,那矛盾就会越积越多,兄弟之间的关系可能还不如旁巴外人。
我在这说的是普通人家。如父母是公务员,或父母老年生活有保证自已经济独立 ,或有权有势的人,在社会属强势的家庭,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个不能说全部都对的吧,什么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朋友有朋友的好,兄弟有兄弟的好。如果朋友是酒肉朋友呢,兄弟是亲兄弟,再不好,也不至于坏到哪去,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如果交的朋友是知心朋友,他会比你的亲兄弟还要亲。
在一些事情面前,朋友比亲情要靠的住,
比如在金钱方面。亲戚不会借,但有些知心朋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