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既修太原
禹,是我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末期部落联盟的领袖;是继唐尧、虞舜之后,又一名传华夏青史的传奇式英雄人物;中国上古代时代的所谓“禅让”制度,就由他而结终;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就由他发轫。史载,禹姓姒氏,名文命,乃鲧之子,又称大禹、夏禹,戒禹。
大禹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洪水泛滥、久冶不息的年代。他的父亲鲧就是受尧命而治水,因不得治水之法,以垒坝筑偃,堵塞洪水为己任。结果愈治愈泛,水患益盛,最终被帝舜治罪,极死羽山。是时,禹为夏后氏部族酋长。
鲧被极死后,水患并未止息。大禹子承父业,受舜命于危难之际,献身于治水,并以治水成功而传名后世。是时世造就了英雄。大禹治水,一改其父“以壅塞而阻水”的方法,以疏通河道,渲泄洪流为主,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劳神焦思,泽行路宿”,“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蹙洪水”,终使“洪波安息”,“水患大冶”。由于大禹冶水成功,解民于倒悬的丰功伟绩,他被推选为舜的继承人,从夏后氏部落酋长的位置,一跃而成为舜之后的部落联盟领袖,开创了夏代。那么,大禹治水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太原晋中一带有关于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美丽传说,太原的系舟山相传为大禹冶水时,曾系舟于此山的古址,这又说明什么呢?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关于大禹治水,口耳相传,家喻户晓,史书多载,人口脍炙。最早记载,见诸于地理名著《禹贡》。《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著作年代无定论,出自谁手史无载。对此,在上下数千年的探寻中,学术界的共识是: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迄今最早的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前面我们提出:大禹治水究竟从什么地方开始呢?这个问题在《禹贡》中有较为明确的记述。是书首段便说:“既载壶口,冶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五个古代地名,即壶口、梁、歧、太原、岳阳。壹口,是古代的自然地名,即古今闻名遐迩的“黄河壶口瀑布”,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梁、歧都是山名,梁山在今陕西省韩城县西;歧山,在今陕西省歧山县东北。这三个古地名所指的地方,分别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南出口地带的东西两畔,夹河而峙;另外两个古地名,一个是太原,一个是岳阳。所谓太原,就是台骀渲汾障泽之后出现在汾河中上游的大平原,即位于山西省腹地的太原盆地。所谓岳阳,在古代北岳霍太山之南,即今太岳山南霍州市境。因其地在霍太山之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故名岳阳。这两句古话又告诉我们:大禹冶水起始冀州,“从壶口开始兴工,开凿了粱山和岐山,(疏通黄河后)又从太原修治(疏导汾河),一直到霍太山的南边。”可见大禹冶水就是从流经山陕的黄河中游开始的;就是从古太原的汾河中游开始的。
大禹为什么要先修黄河再治汾河呢?是因为他汲取了鲧冶水失败的教训。这一点《晋乘搜略》说得明白:“洪水方割时,壅汾水不得出,震及帝都,鲧极意崇防,因汾治汾,而不计汾之不泄”。《太平寰宇记》也说:“河道开斯汾水可受,禹急河之大而汾治,鲧急汾水小而不治。”这两段话的本意和含意是:黄河发大水,大洪峰来到时,洪水滔天雍塞了狭窄的河道,汾水入黄河之道被阻塞,泄流不出,于是潴留于汾河下游。这样上游之水继续泄入下游,下游之水却进不了黄河,有入无出,日聚成灾,位于汾河下游河岸之傍的帝尧之都平阳也处于水患之中,民心动荡,惶恐不安。鲧受尧命冶水,殚精竭虑筑坝修堤进行防范,治理汾河水患。但是,他没有想到汾河水患,源出于黄河洪大阻塞汾水泄流,潴留为患的原因。更没有想到,只有疏通黄河河道,才能使汾水顺利进入黄河,从根源上清除水患的问题,而是违背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抓末丢本,在汾河中上游筑堤修坝,堵塞汾河南流之水,“堙以物堵也”(《洪范》)。企望阻挡汾河水进入平阳,以保尧都平安。殊不知坝越筑越长,堤越修越高,水越聚越多,终于导致“防高而水壅,水盈则漫,风激则崩”(茅瑞征《禹贡》注)的后果,酿成更大的水患,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大禹总结鲧冶水失败的教训,采用“先疏而后防”的方法,先率众疏通拓宽黄河河道,“既载壶口,治梁及歧”,排除了黄河洪流不畅,阻塞汾河入道,潴留为患的根本故障,“决大河而放之海”,“猝引洪流就下”(宋苏东坡言,见《晋乘搜略》)。然后,挥师北上,在汾河中上游的太原盆地,疏通汾河淤结之河道,开渠挖洫,凿山通沟,“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因其水势,而利其导之,使汾河之水通畅于黄河。终于获得治水的成功,并因之而传名于青史。
时至今日,当年汾水为患,大禹治水,在太原盆地留下的一些遗址踪迹,史载不绝,仍然依稀可寻。《读史方舆论要》说:“阳曲九十里系舟于此,今有石如环轴。”《寰宇通志》载:“汾阳县万户山为县镇,尧时洪水众山皆没,惟此山不没,所济者前户,故名万户山,其巅平坦可居万户,尧时龙门未厥,上游之水无所泄,壅而四出,壅遏汾水及诸山,愈急愈高,至于灭顶。”而且,因大禹治汾于太原,所以太原又有“夏墟”,“大夏”之别称,古晋阳城还有以“大夏”命名的城门。
“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山西有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尤其盛传于太原、晋中一带。说的是当年大禹冶水前,太原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名字叫做晋阳湖。大禹为了空出湖水,让人们居住,便在晋阳湖周围的群峰众壑中,选择山体最薄、地势较低的南部为突破口,率先打开了灵石口,排出了晋阳湖之水,空出了太原盆地。这个故事就概括为一句话:“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这个故事是美丽的,它反映了山西人民、太原人民对大禹丰功伟绩的眷恋之情,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治水灭患、造福于民的大禹的深切怀念。但是这个故事在千载悠悠的传承中,有了新的变异,已难寻大禹治水“既修太原”的古老朴实踪影。从时间上来界定,这个故事最早产生于隋代之后,因为“灵石”是隋开皇初年疏理汾河河道时才被发现。其石质地坚硬,色质苍苍,叩击铮铮有声,被尊称为“灵石”。隋文帝杨坚认为此石是上天降瑞,遂亲颁诏制,于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从介休县划出西南之地,新置了一县,定名“灵石”。大禹治水距灵石建县约两三千年,当时并无“灵石”显现,也无灵石建县,何来“灵石口”之名,无疑得之于灵石出现、灵石建县之后。需要补述一笔的是,太原盆地的南出口,正在灵口——霍州一线,此地山环峰包,地形封闭,是汾河通往下游的必经之地。从上面的传说故事中,可以折射出,当年大禹治水“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之前,汾河流经此处时,河道狭窄,曲折蜿蜒,每当汾河水汛,极易受阻不畅,形成巨大洪峰,造成汾河中下游水患。可以想见“当尧之时洪水之患并、晋为甚”的史载,恰如《尚书·尧典》所叙:“其浩荡之形曰怀山、曰襄陵、曰滔天”之状。大禹治水以疏通为主,自太原至岳阳三百余里,尤其是从灵石至霍州一段,河床进入崇山峻岭,深谷险崖,在此凿石开山、通渠拓积,疏导拓宽曲折狭窄河道,是何等艰难。正是由于大禹的冶水,才使太原盆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也为太原五千年文明史留下深深的印记。
“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山西有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尤其盛传于太原、晋中一带。说的是当年大禹冶水前,太原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名字叫做晋阳湖。大禹为了空出湖水,让人们居住,便在晋阳湖周围的群峰众壑中,选择山体最薄、地势较低的南部为突破口,率先打开了灵石口,排出了晋阳湖之水,空出了太原盆地。这个故事就概括为一句话:“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这个故事是美丽的,它反映了山西人民、太原人民对大禹丰功伟绩的眷恋之情,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治水灭患、造福于民的大禹的深切怀念。但是这个故事在千载悠悠的传承中,有了新的变异,已难寻大禹治水“既修太原”的古老朴实踪影。从时间上来界定,这个故事最早产生于隋代之后,因为“灵石”是隋开皇初年疏理汾河河道时才被发现。其石质地坚硬,色质苍苍,叩击铮铮有声,被尊称为“灵石”。隋文帝杨坚认为此石是上天降瑞,遂亲颁诏制,于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从介休县划出西南之地,新置了一县,定名“灵石”。大禹治水距灵石建县约两三千年,当时并无“灵石”显现,也无灵石建县,何来“灵石口”之名,无疑得之于灵石出现、灵石建县之后。需要补述一笔的是,太原盆地的南出口,正在灵口——霍州一线,此地山环峰包,地形封闭,是汾河通往下游的必经之地。从上面的传说故事中,可以折射出,当年大禹治水“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之前,汾河流经此处时,河道狭窄,曲折蜿蜒,每当汾河水汛,极易受阻不畅,形成巨大洪峰,造成汾河中下游水患。可以想见“当尧之时洪水之患并、晋为甚”的史载,恰如《尚书·尧典》所叙:“其浩荡之形曰怀山、曰襄陵、曰滔天”之状。大禹治水以疏通为主,自太原至岳阳三百余里,尤其是从灵石至霍州一段,河床进入崇山峻岭,深谷险崖,在此凿石开山、通渠拓积,疏导拓宽曲折狭窄河道,是何等艰难。正是由于大禹的冶水,才使太原盆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也为太原五千年文明史留下深深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