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的情况客观存在,但不是主流,也不是复试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可能在发生同等条件下无法取舍的情况,才会成为参考。相对而言,一志愿复试的歧视会弱一些,只有调剂的时候才会强调出身问题。从全国考研形势来看,985高校考研和录取的比重最大的还是二三本学校的学生。对于研究型大学的老师而言,他们喜欢的学生应该是有思考,为人踏实的,毕竟老板雇人肯定是要一些会办事的。所以如果你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是有一个不错的初试成绩,二是要让老师看到你在复试时候的精彩表现,比如对于所学专业的一些理解和较高的英语水平,还有你的谦虚礼貌,归根究底,就是多读书,还不能死读书,要有想法,不要给人留下高分低能的感觉。至于能不能提前联系老师,因人而定,我觉得联不联系没什么关系,一切看契机和因缘,如果有机会能联系到固然好,没有也没关系,老师不会因为不认识你而怎样,毕竟考研的大部分他都不认识
好多学校都会歧视,我们学校也是,即使没有明说,但是有些老师还是不介意的,关键是老师吧,你初试分数够高的话,复试就算分数低了也能过,再说复试的笔试人家也不能动手脚。导师联系勤点,没有问题的。至于具体到厦大法学院,我就不知道了。
你是想考研吧? 如果的考研的 分数在申请所有的考生中比较高的话 会要 成绩一般的话 呵呵 就看你运气了 人多了就不见得有导师带你 你少就算你幸运
不要有这种想法,只要你够优秀,够努力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