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七式狙击步枪的争议缺点

2025-04-29 05:55:2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然而在一面倒的评论中,6.5mm有坂子弹与九七式狙击步枪仍然有两个不可思议的特性;平均来说小口径的弹头经过约24吋长度的枪管,枪口在射击时的闪焰几乎不明显,原因在于这一段距离的空间内弹药的燃烧程序不是完成就是接近完成,因此射手得于黑暗中得到掩护与隐匿(见枪管)。
至少九七式狙击步枪在这一点发挥的非常优异,往往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官兵在特定距离内死于日军冷枪之下而无法标定日军狙击手的位置进行还击,都要拜九七式狙击步枪所赐;不论在夜间美军官兵都无法看见九七式狙击步枪吐出的火舌;在白天也见不到九七式狙击步枪口的白烟与尘土。
不过这并不代表日军狙击手是无敌的;日军狙击手往往不会变换射击位置,只会死板地在同一个阵地上打到死为止;对于美军的攻击仅仅发挥“迟滞”而不是“威吓”的效果。美军的战术也没有改变过,一旦遭遇狙击手,步兵在环境允许的状况下,使用巴祖卡火箭筒发射一枚60mm的高爆反装甲火箭弹,把狙击手跟灌木丛或者是树梢轰成一片无法区分。
九七式狙击步枪另外一个不可思议的特性是拥有低深平稳的弹道与终端弹道,尽管6.5mm有坂子弹初速仅有770m/s,不过很多经历过抗战的老兵对于有阪子弹弹头的印象就是具有“一枪两眼”(贯穿力)的效果;只要没有被击中动脉、重要器官或者骨骼,甚至被击中的部位也不会有特别的疼痛,伤口出血量也不大;更重要的是有经验的军医也不需要开刀,因为子弹不会停留在体内。
然而被击中的官兵仍然有一定的比例在负伤后不幸死亡,由于恶劣的卫生条件以及医疗资源的极度不足,使得中枪受伤的官兵往往死于败血症(septicemia)与破伤风(tetanu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