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传不习乎的“传”怎么读?什么意思?

2025-04-26 05:04: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礼记中庸传不习乎的“传”读chuán,是传授的意思,这里指老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传不习乎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扩展资料:

传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zhuàn。

作“zhuàn”时,是一种文体格式——传记。

传记亦单称传。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吾日三省吾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记

回答2:

礼记中庸“传不习乎”的“传”读作:chuán。

在这里动词用作名词义,意思为“老师教授的知识”。

首先了解一下“传”的意思。

拼 音:chuán、zhuàn。

部 首:亻

笔 画:6

释义:

(1)、[ chuán ]:转(zhuǎn)授,递;推广,散布。

组词:~递、~输、~统、流~、~名。          

(2)、[ zhuàn ]:解说经义的文字;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

组词:经~、《左~》、纪~、~记、~舍、《水浒~》。

其次,再来看一下《礼记 中庸》的“传不习乎”是什么含义。

这句话的完整原文是: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曾子说:“我每天从三方面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是否温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