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号不连续分配,第一个编号不是最小的,最新编号也不是最大的。这些编号按地区成批分配。
现已发放超过4亿种不同排列组合的9位数字社会保障号,该号码分为三个部分:地区号、组号和顺序号
地区代码——社会保障号的前三位数字最初代表了申请人首次申请社会保障卡时所在的州。该数字从东北方向到西逐渐递增。也就是说,东海岸编号最低,西海岸编号最高。从1972年开始,社会保障署(SSA)开始按照初始申请表格上填写的邮寄地址的邮政编码来分配号码和发放社会保障卡。由于申请人的邮寄地址不一定就是他的居住地址,所以他的地区代码并不一定代表他居住的州。很多人从婴儿时期就有社会保障号,这时地区号代表了出生地所属州别。
组号——社会保障号中间的两位数字,范围从01到99,这两位数字的用途仅仅是为了便于管理,而把相同地区号下的社会保障号划分为更小的区段。(社会保障总署称,出于管理原因,在为每个州分配的地区代码下,组代码都按照先是从01到09的奇数,然后是从10到98的偶数这一顺序启用。当某地区组代码为98的社会保障号分配完毕后,便开始按照先是从02到08的偶数,接着是从11到99的奇数这一顺序启用。)
顺序号——社会保障号的后四位数字,在每个组代码下,顺序号是从0001到9999连续发放的。
尽管社会保障号的发放有一定规律,但是还是很难从一个人的社会保障号看出他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