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尤其是幼树在自然生长的情况下,多数枝干是角度小而直立旺长,难以达到管理要求。这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首先对各种骨干枝用适合的修剪技术进行必要的开张角度。在此介绍五种常用的开角方法。
1.留外芽剪截:同一枝条上不同位置的芽所发的枝梢,具有不同的姿势。利用外芽作剪口芽短截,可使枝条的生长角度逐年得到开张,这是多数果树骨干枝和大型辅养结果枝的延长头在冬剪时主要采用的方法。
2.里芽外蹬和双芽外蹬:有些果树品种即使选留外芽作剪口芽,所发枝梢的角度仍然较小而达不到开张的要求,甚至有些还常常发生“夹皮”和扭曲生长现象,不能作骨干枝的延长头培养。这时就可用“里芽外蹬”或“双芽外蹬”的方法使延长枝的角度得以开张。“里芽外蹬”的方法是,第一年冬剪时剪口下第一个芽可留里芽,但第二个芽必须留外芽,下一年冬剪时将第一芽发出的枝剪掉,而留第二芽发出的枝作延长头。有些品种,剪口下第二个芽所发出的枝有扭曲现象而不宜作骨干枝延长头时,应用“双芽外蹬”的方法,即第一年冬剪时剪口下第一、二芽的选留都不严格,但要求第三个芽必须留到外侧,下一年冬剪时将第一、二芽所发的两个枝条剪掉,而留第三个芽所发出的枝条作延长头培养。这两种通过“外蹬”技术进行开角的剪法,在具体操作时为了控制上方暂留芽发枝过旺,还可采用近芽大斜剪和芽下做目伤的办法,以保证下方作为延长枝的芽正常萌发和生长。一般发枝力弱的品种多用“里芽外蹬”,发枝力强的品种多用“双芽外蹬”
里芽外蹬和双芽外蹬
3.外力支、别、拉、坠、压:对细软的多年生枝,均可就地取材采用棍支、别枝、绳拉、石坠、泥压等方法进行开角。棍支时,支棍要直而结实,两头要根据支点适当开个凹槽,以防支撑后受风摇落。同时为了避免擦伤树皮,支点应垫上布片。别枝时,别枝应粗硬而直,且最好两端有能起固定作用的杈头。绳拉时,为防止勒伤枝条,一是要注意在拉枝上交接点处的绳环应死固而适当松大,二是要注意在交接点垫好布片。石坠和泥压开角是一种简易的方法,也要注意坠压物与枝条接触点的衬垫保护。另外,有些情况还可就树取枝,利用本树上的重叠临时枝来作“活支柱”和“活拉绳”进行开角。“活支柱”开角是指将开角枝上位重叠着生的多年生辅养枝弯下,用其前部分杈处顶住下位直立枝使之开张的方法。若辅养枝较粗不易弯曲时,可在其基部先行拧伤,也可采取下面所介绍的“取木抽垫”法,在其弯曲部位的下部先锯个“蛤蟆嘴”形的缺口,取出其中的“舌垫”木块后即可使枝性变软,便于向下弯曲支顶。“活拉绳”是指将开角枝下位重叠细长的辅养枝或徒长枝的梢头充分拧扭,当可作绳用后拉住上位开角枝中部使其开张的方法
骨干枝的外力开角
这种外力开角的方法,一定要注意防止枝条的劈裂和折断。开角前最好将枝条上下左右来回摇动,使其软化后再开。枝性脆硬的树种与品种,可推迟到生长季开角。因为生长季枝性变软,便于开角操作。
4.取木抽垫再顶拉:对较粗硬的多年生大枝,用单一的外力很难开角,而须采用取木抽垫再顶拉的方法。由于此法是一种重型的外科手术措施,所以一定要注意开角时期与伤口保护。一般为保安全,最好在萌芽后生长前期进行,北方地区多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操作时,先在枝条开角部位的外侧向内锯一外厚内薄的双斜面“蛤蟆嘴”形的缺口,取出其“嘴”中的舌垫木块。嘴形缺口深度应超过枝粗的一半,宽度应根据开张角度的大小而定,一般为1.5~2.0厘米。接着削平锯口,刮净锯末,撑开枝条使锯口双面密合后用绳子拉紧或用支棍顶好。开一个缺口达不到开张要求时,可稍隔3~6厘米再连开一二个缺口。若开张角度不很大,为了提高操作效率也可采用连三锯的开口方法,锯口间距仍为3~6厘米。无论用何种方法和开锯几个缺口,都必须将锯口刮光削平,开角后能使其密合,并做好伤口的消毒保护工作
答案
取木抽垫法开角
5.背后枝换头:有些直立枝若有较好的背后枝,则可将原头回缩下来,改换为背后枝作新的延长头。回缩时可根据背后枝的粗细采用一步法和逐步法。一般当背后枝粗于被去枝头时可用一步法一次完成,背后枝细于被去枝头时应结合提前环缢或环剥等抑上促下的方法分次逐步完成,而且要注意保护好伤口
枝条的回缩修剪②
总之,开角技术多数是不伤害枝条组织就能使树势得以缓和的安全措施,一般多用于骨干枝,因为永久性的骨干枝不宜采用造伤和弯曲的方法。修剪实践证明,在幼树上对角度过小的直立性骨干枝进行适时的开角,不仅能缓和树势提早成花结果,还能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修剪工作量和剪枝伤口。相反,在修剪幼树时若不及时开张骨干枝的角度,以后不仅修剪起来费劲,而且修剪效果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