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
[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
原指《水浒》故事里的一些人物因受封建统治者的迫害而上梁山起义。
后比喻被迫采取反抗行动,也比喻为形势所逼,不得不做某件事情。
出 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二十八章:“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
例 句
1.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是被~的吗?
逼上梁山
【拼音】: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解释】: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举例造句】: 可以说差不多的人都是逼上梁山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八章
【拼音代码】: bsls
【近义词】: 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反义词】: 自觉自愿、自告奋勇
【歇后语】: 好汉造反
【灯谜】: 林冲夜奔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被迫反抗时
【英文】: be forced to revolt
【故事】: 北宋禁军教头林冲因得罪太尉高俅,被发配到沧州充军。到沧州被安排分管草料场仓库,高俅在一个雪天的夜晚派两人去放火烧死林冲,林冲得知后被逼无奈,起来反抗,杀死纵火者,毅然去梁山投奔宋江起义军。
逼良为娼,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