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之所以评分高,是因为它骨子里流露出的浪漫主义。
影片故事的发生地是破败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主人公是下岗的钢厂工人,按说这样的背景和人物是与浪漫无缘的。可是,影片偏偏就利用一架货真价实的「钢」琴让老工厂与浪漫之间产生了化学反应。
首先,导演利用了舞台表现手法体现这种浪漫情调。
例如,像这样:
或者这样:
灯光完全是话剧或者歌剧舞台上的。用灯光来指引观众的视线,用光亮与阴影的强烈反差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用不同色调的灯光来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心境。
其次,导演大量运用了人物定格镜头。
例如,像这样:
或者这样:
这其实还是舞台表现手法,只是将舞台布景换成了实景,却是与人物形成强烈反差的实景。无论是艳丽红色之于破败的厂房,还是文艺演出之于巨大的冷却塔,人物形象和行为都与背景格格不入,这样能够让观众印象深刻地体会到人物性格及其行为的不合时宜。而最大的不合时宜正是影片的主线,主人公想通过自己攒一架钢琴来留住女儿。这种不合时宜的背后,是主人公骨子里的浪漫情怀与他的下岗工人身份还有死去的工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三,片中有很多具有强烈隐喻的画面。
例如,像这样:
主人公与前妻冷漠地并立,身后的景物一边是残破,一边是整齐。两个人之间的鸿沟比画面上他们的距离大得多,也深得多。
或者这样:
人们围观烟囱的倒掉,也是在围观一个时代的结束。伟大的时代结束得有些草率,烟尘散去,人们各自回家,继续在无望的生活中挣扎。
影片的最后,主人公还是失败了,就像浪漫主义的失败早已注定。心存浪漫的人们为本片打高分,就是想祭奠一下虽然败局已定,但是至少曾经为之努力过的浪漫吧。
我认为评分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是一部非常接地气的喜剧。
说是接地气的喜剧,是因为它的叙述手法。不断穿插的歌舞场面,诙谐的台词以及东北方言自带的幽默感,以及埋藏其下的悲剧内核:
一个有关卑微生活的故事就此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有人说它是一部文艺片,我觉得要更贴切一些。《钢的琴》每一帧的构图和色调都充满美感,仿佛就是在过去拍下的老照片,扑面而来的浓浓的怀旧的气息和挥之不去的人文关怀,琐碎搞笑的生活中又穿插着悲天悯人的色彩。
该片围绕下岗后的主角为了和妻子争夺女儿而不断寻找钢琴、最终找到钢琴却败在了资本下展开,体现了父亲对女儿复杂好深重的爱的同时,又表达了一个小人物在时代变迁大幕下的心理动荡,而其本身的背景也与90年代的工厂改革不无关系,大批下岗的工人不可不谓与这部影片有着深深的共鸣。
主角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小人物,是你,是我,也可能是他;而小人物并不平凡,他的梦想、他的坚持、他的困窘,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
小人物能阻止时代的发展吗?显然不能。无论在什么时候,时代总是大步向前的,追不上它的人,就像影片中被大家维护了很久的工厂烟囱,最终只能在几声闷响中化为烟尘,而站在时代精神上的遗憾更令人叹惋。电影《钢的琴》的口碑如此好,评分如此高与它过硬的品质是分不开的。
电影《钢的琴》是一部大时代碾压下,小人物的浪漫情诗。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讲述了婚姻崩裂的主人公陈桂林,为了争取女儿的抚养权,也是成就其音乐梦想,在为女儿寻找钢琴的一通折腾后,最终选择号召众人亲手为他打造一部“钢制”钢琴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设定在上世纪末,东北重工业基地呈现转移和总体颓势,曾经的“铁饭碗”钢厂也一个个面临被替换、倒闭、拆迁的危机,在这种大环境下,无数的东北人面临破产、失业,曾经还早出晚归的人,瞬间变得无所事事,他们有点手艺的,组建了乐队拿起了话筒去到人家的婚丧典礼、拿着砍刀走进了屠宰场、拿起工具箱给人开锁修锁,继续工作……
这种生存现状都面临无数困难的现实,在这部电影里却被绘色得极其“浪漫”,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刻意吟唱众人心中现实与梦想不搭调的苦痛,处处张扬着优美的乐声,人人心中的那份“坚持”也没有被这粗糙、残酷的现实洪流所打乱:没有婚姻做保障的淑娴仍旧死心塌地地跟着陈桂林;开锁修锁难以继日的“快手”仍旧不会发挥特长、坚守本心;没什么本事的王抗美依旧坚持着“友达至上”;跟妻子刚闹完离婚、没了事业的陈桂林,却还在心大地给女儿谋钢琴……
这种“坚持”在电影平实朴素的滤镜中显得极其优雅,极其高尚,甚至有些浪漫,看着无法抑制的时代大潮匆匆扑面而来,人们虽有彷徨、虽有落寞,虽然时时刻刻都在做着自己人生前几十年从未做过的事,但是从这种无谓什么意义的“坚持”中,我们仍能感受到那些丝丝缕缕的“朴实的浪漫”情怀。
虽然《钢的琴》当年秉持着“国产片希望”的高口碑,虽然它没有刻意走现实主义尴尬卖惨、强行反思的路线,甚至在这种令人有些心疼的故事中,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浪漫情怀,但电影上映期间,它过于平实内敛的风格使得票房和排片都将它完全冷遇了,这可以说是国产电影市场的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如今它以这么高分数排在豆瓣电影TOP250的榜单上,姑且算是一种最低限的安慰吧。
《钢的琴》是一部很受欢迎,评价极高的文艺电影,男女主演均凭借该片拿下了国际大奖。该电影也是近10几年内中国电影艺术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也正是这部电影,实力派演员王千源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被大众熟知,一跃成为比较重量级的演员。在各大打分平台,这部电影的评分都居高不下。
由于故事感人,故事反映现实,蕴含着浓郁的艺术气息等原因,使得影片有着极高的评分。
首先,影片围绕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讲述感人故事
电影《钢的琴》中,有好几个家庭都充满不幸。有的离婚、有的丧偶、有的女儿被男子糟蹋怀孕等,总而言之,他们作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生活上没有任何的盼头可言。除了最基本的温饱外,他们时刻都在挣扎。
男主为了留住女儿不被前妻带走,他不得不弄到一架钢琴。女儿是他对生活唯一的念想,是他冲破底层生活最后的筹码。但前妻即将改嫁有钱人,明显具有很大优势。他为了弄到钢琴,到处求人。但幸运的是,那些在经济上比他好不到哪里的旧同事,都在最后关头与他共同造出了用钢结构做成的钢琴。在他们身上,看到社会底层的喜怒哀乐,他们有自己的无奈与痛苦,但也能苦中作乐,团结在一起,是感人至深的。
其次,讲述了老工业基地工人在时代大潮前的无奈
东北在某个时间段内承担了重要使命,成为工业发展的重镇,存在大量的国企。遍地的烟囱,各种钢铁制造厂,是电影最大的符号构成。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区域结构的调整,老工业基地在时代大潮前败下阵来,各种钢铁厂走向倒闭,工人下岗成为十分突出的现象。
而《钢的琴》中这些人的悲剧命运正产生于这个时代背景。因为下岗,工作机会便少的可怜,他们有着工人过去的那份荣誉,但在现在,那份荣誉并不能带来任何好处,反倒是经济拮据,让他们无所适从。与其说。陈桂林输在了买不起一架钢琴,不如说输给了时代带来的身份巨变。
最后,浓郁的艺术气息
电影中各色人物其实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只能维持基本的温饱,但是有意思的是,他们中不少人都身上具有浓郁的艺术家气息。尤其是在东北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域外风情随处可见,他们并不是文化人,但各种乐器信手捏来,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工人出身,还以为是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可以说,这是导演刻意将这种艺术氛围加到这群现实窘迫的可怜人面前。
艺术在普通人看来,那绝对是有钱人家的选择。但偏偏这部电影,是一群经济能力完全不达标的人,在用赤城之心追求艺术。电影中的美术设计,灯光,场景的选择都具有极其强烈的画面冲击感,不少的观众都将这部电影评价为由一幅幅油画拼接而成。尤其是男主在无力偷走钢琴后,失望之极在校园夜色中弹琴的场面,便是最成功的镜头。
《钢的琴》从影片名字看便十分有意思,钢琴的很大构成都是优质木结构,但是在这群前半生与钢铁打交道,拥有一身手艺却没有钱的人,只能用东北最大的标识“钢铁”撑起最后的念想。不得不说,在时代面前,小人物总是显得微不足道,却也最感动人。
不就之前看完了整部电影之后,觉得它是一部富含浪漫色彩,同时又搞笑幽默,虽然故事叙述比较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如此之高的评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部电影主要是以小人物的视角来描述一些家庭里的琐碎之事,故事发生在东北旧工厂倒闭,同时面对失业和离婚的男主人公并没有放弃生活,而是继续努力,以自己的才艺去主持婚丧礼来谋生,而夫妻二人之间女儿抚养权的争夺赛更有意思,有不少画面可以看出来,两人虽然现在一起,但是背后一新一旧的画面对比,仿佛寓意着两人已经差之千里,不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加上电影里许多舞台式的灯光,这就富含浪漫主义的色彩。
总的来说吧,残酷的社会现实也没能阻挡父亲为女儿造琴,这一方面反映了父爱的伟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父亲为了能让女儿将梦想坚持而做出的出乎常人的努力,可能这就是影片最好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