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高端物流形式,冷链物流近期站在了疫情防控的风口浪尖。各地冷冻食品包装频繁被检出阳性,甚至天津有装卸工人被感染,这极大的刺激了民众对于第二波疫情的敏感神经。
11月9日,国务院新冠疫情防控综合组下发了《关于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进口冷链食品不提供消毒证明不能上市销售、强化对企业进口冷链食品的追溯管理,对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依法进行查处等,体现了国家对新冠病毒冷链传播的重视。
饮食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我们普通民众也很重视。很多粉丝也发来私信问参谋君,冷链食品的病毒来自哪里?市面上的冷冻食品还能吃吗? 平时怎么做才能避免感染?今天参谋君给大家做个系统的科普讲解。
冷链食品的病毒来自哪里?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长。现在秋冬,欧美多国正遭受第二波疫情,感染人数很多,单是美国确诊人数都过百万了。
但由于国家体制还有民众意识等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很好的隔离制度,很多被感染的工人带着病毒就去上班了。
操作过程中,工人身上的病毒沾染到食物上或者食物的包装上,冷链物流运输的往往是海鲜、水果等,运输很快,进口到国内病毒活性还在,如果人接触到病毒就有可能感染。
所以,在我国持续检测无新增病例时,冷链食品的病毒来自国外进口食品。
冷冻食品还能吃吗?
关于冷冻食品能不能吃,这个我们需要先科普一下新冠病毒的传播。
新冠病毒只会在人身上感染,不会在食品(比如海鲜)身上感染,即使食品上沾染了病毒,清洗掉就还是安全的,不会在食物体内复制。
所以问题就解决了,冷冻食品可以放心吃,不过要清洗干净。
特别是国产的海鲜水产品,接触的是国内的工人,国内检测比较严,生产工人没有携带病毒,因而他们接触的产品也不会携带病毒。
平时怎么做才能避免感染?
预防要从源头做起,上面我们讲了,工人身上的病毒沾染到食物上会有两种方式,食物内部和食物外部。
食物外部的病毒可以通过清洗去掉,即使有皮的食物,比如饺子,也可以通过把饺子煮熟把病毒杀死,因为新冠病毒是不耐热的。但是雪糕就不行了,如果雪糕里面被感染了,那吃进肚子里风险就大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大家应该明白了,冷冻食品安全优先原则有2条:
1、吃国内的比吃国外的安全。
2、煮熟食用的比直接食用的安全。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要提高警惕。购买各种冷冻食品,特别是进口鱼肉海鲜等,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和超市;接触外包装及生鲜食品后应及时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处;食物煮熟煮透,确保食品安全……遵守防控规定,做好防护措施,病毒便没有可乘之机。
疫情期间市场买的冷冻青鱼还是能吃的,一定要煮熟了再吃才是更加健康的啊。
疫情期间市场买的冷冻青鱼还能吃哦,不过最好少买冷冻食品,特别是国外运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