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属于“青史”的,关于吕蒙的记载则是在《周瑜鲁肃吕蒙传》。 周瑜、鲁肃在吴国什么地位,就不用多说了。吕蒙能够和周瑜、鲁肃并列一传,可见吕蒙还是非常有地位的。从这一点看,吕蒙在吴国功劳很大。
至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他是这样评价吕蒙的,吕蒙勇而有谋,初虽轻果妄杀,终于克己,有国士之量。从这就可以看出,吕蒙有勇有谋,并且能克制自己,有气量,可以当做国士,很明显吕蒙是留名青史了。
吕蒙按照现在的说法是属于凤凰男,十五六岁的时候,为了富贵偷偷跑去打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别人羞辱他,他很愤怒,于是拔刀杀了人。后来,他靠着一股子狠劲,作战立功,得到孙权的赏识。
在大多数人看来,吕蒙完全就是一介武夫,为了是为了富贵而打仗,没有什么头脑,当时鲁肃也是这么看他的。
鲁肃取代了周瑜以后,内心里是看不起吕蒙的。对于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毕竟吕蒙出身低。不过吕蒙功劳大,鲁肃不得不去看吕蒙。吕蒙见到鲁肃以后,替鲁肃谋划了五条计策,目的就是为了对付关羽。这个时候鲁肃发现吕蒙不但武力过人,而且非常有谋略,并非过去的吴下阿蒙了,所以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为什么吕蒙会有如此大的改变呢?原来是因为吕蒙听从了孙权的告诫,开始发愤图强的读书,以增加自己的学问。
吕蒙除了会打仗,灭掉关羽,为吴国立下大功了,他也是非常会做人的。他三个同事战死了,子弟幼小,孙权想把这三个同事的手下交给吕蒙。吕蒙多次上书推辞,劝说孙权,并替同事的孩子找老师,让人教育他们。
甘宁残暴好杀,经常违背孙权和吕蒙的命令,孙权对甘宁生气的时候,吕蒙便极力劝说孙权,像甘宁这样的战将难求,姑且容忍他。
所以在孙权心中,吕蒙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孙权是这样评价吕蒙的,“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