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阿赫玛托娃 解析

解析
2024-12-01 23:11:1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爱》
作者:阿赫玛托娃

作者简介: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苏联俄罗斯女诗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1889年6于23日生于敖德萨一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俄海军舰队的机械工程师;母亲出身贵族,受过上层社会的传统教育。刚满11岁便随家搬迁到彼得堡近郊皇村,在那读中学,并开始写诗。

原诗:

有时像一条小蛇蜷成一团,

  偎在心田上施展法术,

  有时在白色的窗台上

  像只小鸽子整天不停地咕咕。

  有时在晶莹的霜花里一闪,

  有时又沉在紫罗兰的梦境……

  但它准确而又神秘地

  来自喜悦,来自宁静。

  在惆怅的琴声的祈祷中,

  它善于如此甜蜜地哭诉,

  有时候会突然令人心悸;

  在陌生的浅笑中把它认出。

  (乌兰汗译)
  和所有的少女一样,阿赫马托娃的少女时代也是浪漫多情的。更何况她是那么富有诗人气质,充满才情和幻想。1903年,她在皇村与古米廖夫相识。后者当时已是很有名气的诗人,而她还是个中学生。接下来,长达6年的恋爱。其间,古米廖夫数次出于对她的爱情而自杀,有一次还与人发生了决斗,所幸那人的枪出现了问题。与其说是她对两人的关系始终摇摆不定,不如说她太沉醉于心中的神秘而美好的爱情以至于现实的一切总让她不踏实不甘心。当两人结婚时,阿赫玛托娃也意识到:“他的激情已经消耗殆尽了。”【这首《爱》就是阿赫玛托娃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很能折射她的那一段心灵轨迹。】

  诗的开头一节以奇特的想象,新颖的比喻,表现了爱情神奇的魅力,揭示了抒情主人公内心隐秘而微妙的爱之初体验。爱是什么?既让人恐惧紧张,带有罪恶感诱惑,却又让你感受到青春欲望萌动时神奇变幻的幸福与甜美。你无法分清是窗外声声爱的呼唤,还是自己内心焦虑的渴盼?诗的第二节采用比拟的手法,写出爱有时灵光一闪射向心田,若有所获可是追忆起来却又惘然;有时又化作美丽无比的梦境让你在宁静与喜悦中慢慢怀想……第三节,诗人在对爱之初体验的精彩描写之后,呈现出朴素与庄重,通过“祈祷”“哭诉”“心悸”“陌生”等词语,表现了对真正高尚爱情的炽烈而迫切的渴求。这里要注意的是,尽管这是诗人的早期诗作,但其诗歌语言极具表现力。虽极为节制却给人丰富想象,让人反复回味。

回答2:

作者
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俄罗斯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之一。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是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出版的诗集有《黄昏》、《念珠》、《白色的云朵》、《车前草》)、《耶稣纪元》以及长诗《没有主人公的长诗》、组诗《安魂曲》等。
内容解析
在这首题为“爱情”的抒情里,阿赫玛托娃就极其细腻地分析了出奇制胜爱情而来的各种心绪,描绘了爱情不可思议的魅力。有时爱情象一条会施工巫术的蛇缠住了你的心,使你在朦朦胧胧的知觉中为之盅惑麻醉;有时爱情象成天在你窗口咕咕的鸽子,把你不可抗拒的思念扰得更加心焦;有时爱情带给你一阵突然的狂喜,如闪光在耀眼的霜里;有时爱情托给你美妙的遐想,隐现在紫罗兰的梦中。
诗人通过这四个比喻,传达了爱情的各种细微色彩,尔后,用更深入的笔触写道:“但它准确而又神秘地,来自喜悦,来自宁静。”诗到此骤然转折,打断了爱情甜蜜温柔的序曲,奏出了更复杂更深沉的旋律。在心灵完全屈服于爱情的召唤时,它把而害怕真情得不到回应,因而在思念的祈求中“它会如此甜蜜地哭泣”,而当心灵感到一种萦绕心际而又使人心惊肉跳的奇特战栗时,爱情又把强烈和羞涩统一到了一体,并逐渐在心灵中排斥了过去的一切,爱情的未来总难以预卜,但往日的快乐和安宁却到此结束。阿赫玛托娃以女性诗特有的敏感、委婉,咀嚼着悲喜交加的爱情,其间含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