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实边是指从内地把大批人口充实边境,加强边防力量开发边郡的人口迁移。移民实边政策可追溯到先秦。战国初期的楚国,曾迁移贵族到边境开荒,发展边境经济,加强国防力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汉武帝时,为加强北方边防,公元前119年,一次就移民70余万口,充实北方诸郡,实行兵农结合,既减轻了国家的兵饷负担,又保证了边境的安全。由于采取了移民实边和屯田戍边的措施,汉代西北边境一带的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主张移民实边的政治思想家,主要有西汉的晁错和东汉的王符。先秦移民多采取行政命令办法,晁错首次提出用经济措施鼓励移民,对移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命安全也考虑的很具体。王符与晁错的移民主张在防御外患这一目的上是相同的。但王符的“实边”主张包含了人口与土地相适应的思想,较晁错有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