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懂三国,但必须懂《春秋》,你知道《春秋》和《吕氏春秋》有什么区别吗?

2025-04-25 08:29:3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

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

走西口是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指长城北的口外。走出山西杀虎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库伦和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及新疆等地区。

扩展资料:

走西口的社会价值: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

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的内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走西口

回答2:

1、两书著作者不同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前235)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的,《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

2、书的内容不同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春秋》只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3、书的主旨思想不同

《春秋》只是表达了儒家主流文化思想,而《吕氏春秋》则汲取百家思想融汇贯通于一体,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

扩展资料: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

它的春秋笔法,姑且不论有多少后人穿凿附会之处,但其本身所彰显的史学精神却勿庸置疑,那便是勇敢无畏,刚直无私。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无为而治与恪守君道的政治主张上,是一部具有强烈历史意识的著作。

回答3:

山西人“走西口”多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形成两条主要路线: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内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内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

拓展资料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迁徙”事件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回答4:

春秋是孔子编写的,而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