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法人到法定退休年龄是否可继续当法人.

2025-04-03 06:35:1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国企的法人到了退休年龄,必须更换法人。私企、民营股份制企业没有退休的限制,可以一直当法人,直至其自愿将法人身份转给他人或当事人去世。如果老人能正确在辩认自己的言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就可以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果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则不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
法律分析
民营企业法人代表,或称法定代表人,只一种身份,不是职业,不存在退休的问题。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人。一般为公司企业的董事长或者正职行政负责人,也可以是经法律允许的,与公司经营相关的其他人。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需要变更的,需要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由法人通过有关变更决定,并提供新的法人代表人选,到市场管理局办理变更手续。国营、公私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职员,合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按照退职处理:年老体衰,经劳动鉴定委员会或者医师证明不能继续从事原职工作,在本企业、机关内部确实无轻便工作可分配,而又不合退休条件的;本人自愿退职,其退职对于本单位的生产或工作并无妨碍的;连续工龄不满三年,因病或非因工负伤而停止工作的时间满一年的;录用后在六个月以内,发现原来有严重慢性疾病,不能坚持工作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一百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二)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三)担任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四)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五)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清偿。公司违反前款规定选举、委派董事、监事或者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该选举、委派或者聘任无效。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出现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应当解除其职务。

回答2:

国企的法人到了退休年龄,必须更换法人。

私企、民营股份制企业没有退休的限制,可以一直当法人,直至其自愿将法人身份转给他人或当事人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