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四与国五排放标准的对比详解 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指令)标准的计量是以汽车发动机单位行驶距离的排污量(g/km)计算。同时,欧洲排放标准将汽车分为总质量不超过3500公斤(轻型车)和总质量超过3500公斤(重型车)两类。重型机由于车重,则用所装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 国四排放技术 当前, 国内EGR主要有两种:外置式EGR与内置式EGR。各主流发动机厂EGR发动机及其技术路线。 1、外置EGR路线。以电子机械泵和冷却式废气再循环技术为典型特征,以重汽、大柴道依茨为代表,通过在发动机壳外安装电控EGR阀和电控单元,根据瞬时工况和废气控制电磁阀开度,以达到排放标准。 2、内置EGR路线。该技术经过精确测算,通过控制发动机凸轮轴的机械运行,使气缸排气门在进气时保持3%—6%的开度,从而达到溢出废气与进气按不同比例混合的效果,使发动机排放实现国Ⅲ。 国五排放技术 国五排放标准基于欧五排放标准,其中PM值限制,国五排放标准是每公里4.5毫克,而欧五排放标准是每公里5毫克,但京五和国五排放标准要比欧五排放标准要更加严格。 根据京五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三种污染物当中,CO的排放标准依然是1g/km,HC化合物的排放标准依然为0.1g/Km,而NOx化合物的标准,则由国四的0.08g/km进一步加严到0.06g/Km。京五排放标准中HC化合物的限值标准虽然还是0.1g/Km,但是在HC化合物中,将非甲烷基碳氢化合物(NMHC)单独列了出来,并且限值规定为0.068g/km。NMHC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碳氢化合物,大气中的NMHC超过一定浓度,除直接对人体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条件下经日光照射还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 京五排放标准中规定,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PM值限值为4.5毫克每公里,而欧五排放标准中是5毫克每公里。京五排放标准中的排放合格里程数提升到16万公里,相比较国四排放标准的10万公里,提升了60%。 京五排放标准中,原则上对在用车厂家自查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第一年内抽检1.5-3万公里、第二年抽检3-5万公里、第三年抽检5-8万公里、第四年抽检8-10万公里、第五年抽检10-16万公里的在用车。排放里程的限定变化以及增加的在用车抽检项目,是国五、京五相对于国四排放标准提升最为严格之处。如果油品达不到要求,车辆的排放稳定性就很难达到要求,因为汽油中的硫、锰等会对三元催化器产生毒化作用(与贵金属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贵金属的催化能力),直接降低三元催化器的工作效率。
4排放标准是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汽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有HC(碳氢化合物)、NOx(氮氧合物)、CO(一氧化碳)、PM(微粒)等,通过更好的催化转化器的活性层、二次空气喷射以及带有冷却装置的排气再循环系统等技术的应用,控制和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物到规定数值以下的标准。根据规划,北京市2013年对全市新增机动车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相对于国II、国IV,国V标准对于汽油中锰、铁的含量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对于本已经达到了京V排放标准的汽车,如果长期使用硫、锰、铁、铅等元素含量高的汽油,会导致三元催化器失效,排放恶化。所以简单来说就是好催化器要配合好油品才能实现好排放。需要指出的是,京V排放标准(DB11/ 946—2013)中规定的各项排放指标是使用国V标准的汽油进行试验的。即使是达到京V排放标准的汽车,使用目前北京供应的国IV标准的汽油,实际排放仍不能达到京V标准。改用油品更好的国V标准汽油后,汽车的排放应该会有明显下降,对于北京常常爆表的PM2.5应该也能有些积极的作用。
楼主,国4、国5是指排放标准。外观上面除了贴上的国4、国5的标志外,其他是看不出差别的.既然是排放标准,自然是对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要求更高。也就是尾气排放更少,更环保。汽车不同的排放标准,国5是更高的排放标准,排放的对环境造成污染的...
发动机出厂的牌子上写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