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初期的瓦剌从进行反抗到清朝乾隆年就放弃反抗?

2025-04-27 20:01:0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因为被彻底消灭了。瓦剌就是清朝时期的漠西蒙古,漠西蒙古的一支准噶尔部建立了强大的准噶尔汗国,与清朝进行了约70年战争,直到1757年(乾隆22年)才被清朝消灭。瓦剌-漠西蒙古一直想恢复元帝国昔日的荣光,土木堡之变时,瓦剌军统帅也先的官职是“太师”,这是中原王朝才有的官职,在草原游牧民族中从未出现过,表明瓦剌一直保留着元朝时的官职,以恢复元朝为目标。

回答2:

明朝前期,明朝就多次打击蒙古,严重削弱蒙古的整体实力,北元湮灭,蒙古诸部分离,返回原始状态,再无成吉思汗那种强大的铁骑。后金(满清)是农耕、渔猎、畜牧等混合经济,权利高度集中正处于崛起阶段,朝气蓬勃,雄心壮志,重视培养和吸纳人才,组织力更高,战争调度能力更强。后金建立之初通过包括和亲等很多手段联合弱化蒙古各部。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几个蒙古部落内部原因:
明朝中期之后,蒙古就一直是松散部落状态,而且还可以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明末,单独的蒙古部落连明朝边军都打不过,几次入关都是和女真一起捡便宜;
蒙古诸部内斗不休,明朝中期之后,除了土默特短期统一过漠南,其他诸部都是分裂的,相互征伐不休,组织散乱。
藏传佛教的黄教和红教的传入对蒙古的政治生态和生活产生了冲击,弱化了蒙古的侵略性。
从组织力角度而言,蒙古是游牧民族。

回答3:

因为乾隆治国有方,百姓生活过得比以前好很多。

回答4:

因为清朝实行的是蛮猛一家的,这个政策,所以说这个东西还是看你实行什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