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氧传感器工作原理?

2025-03-29 01:07: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汽车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氧传感器安装在排气歧管上,它可以检测废气中的氧气浓度,据此计算空燃比,并将结果传送到ECU。
  例如:
  1、废气中氧气浓度高
  当废气中氧气的百分比很大时,ECU将据此判定空燃比大,即混合气很稀。
  2、废气中氧气浓度低
  当废气中氧气的百分比很小时,ECU将据此判定空燃比小,即混合气很浓。温度高于300℃时,所采用的陶瓷材料,用作氧化铁的导体。在此条件下,如果传感器两侧氧的百分比含量不同,就会在两端产生电压变化
。两种环境(空气侧和排气侧)中不同含氧量的测量值的这种变化告诉ECU,在排气中剩余的氧含量,对保证燃烧有害废气生成是不合适的百分比。陶瓷材料在低于300℃温度时是非线性的,因而传感器不输送有用信号。ECU有一个特殊功能,即在暧机时(开环运转)停止对混合气的调整。传感器装有加热元件以尽快达到工作温度。当电流流过加热元件时,它缩短了使陶瓷成为铁的导体的时间,而且使得传感器可以装在排气管较后的部位。

回答2:

空气中的氧分子进入固体电解质(氧化锆)
内,当温度达到300-400℃时,氧分子被电离为 氧离子。氧离子由氧浓度高的内侧向氧浓度低的 外侧移动,从而使氧传感器产生电压信号。

回答3:

回答4:

在使用三元催化转换器以减少排气污染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由于混合气的空燃比一旦偏离理论空燃比,三元催化剂对CO、HC和NOx的净化能力将急剧下降,故在排气管中安装氧传感器,用以检测排气中氧的浓度,并向ECU发出反馈信号,再由ECU控制喷油器喷油量的增减,从而将混合气的空燃比控制在理论值附近。

回答5:

1、氧传感器:当氧传感器故障时,ECU无法获取这些信息,就不知道喷射的汽油量是否正确,而不合适的油气空燃比会导致发动机功率降低,增加排放污染;
2、轮速传感器:它主要是收集汽车的转速来判断汽车有没有打滑的征兆,所以,就有一一个专门收集汽车轮速的传感器来完成这项工作,一般安装在每个车轮的轮毂上,而一旦传感器损坏,ABS会失效;
3、水温传感器:当水温传感器故障后,往往冷车启动时显示的还是热车时的温度信号,ECU得不到正确的信号,只能供给发动机较稀薄的混合气,所以发动机冷车不易启动,且还会伴随怠速运转不稳定,加速动力不足的问题;
4、电子油门踏板位置传感器:当传感器失效后,ECU无法测得油门位置信号,无法获得油门门踏板的正确位置,所以会出现发动机加速无力的现象,甚至出现发动机不能加速的情况;
5、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压力传感器顾名思义就是随着发动机不同的转速负荷,感应一系列的电阻和压力变化,转换成电压信号,供ECU修正喷油量和点火正时角度。一般安装在节气门边上,假如故障了会引起点火困难、怠速不稳、加速无力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