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晚期的道家的理论比较纯粹,而魏晋南北朝的道教里掺杂了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道家的主要理论之一就是无为而治,也就是说顺其自然;而道教是以道家理论为根本,吸收阴阳五行家,儒家等诸多学说形成的,而且是以追求长生为目的的,失却了无为而治的本意。(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麻烦采纳,谢谢!
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它把“道”作为最高哲理范畴,主张遵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因此被称作道家。 至于道教,则是在汉代黄老道家理论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鬼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种宗教。 因此,道教作为一种既有信念又有组织的宗教,和学术思想上的道家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作为有组织的宗教实体,道教创立于东汉。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经过近四百年的改造发展,其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等渐趋完备,新兴道派孳生繁衍,并得到统治者的承认,从早期民间宗教演变为成熟的正统宗教,成为足以与儒释并论的宗教。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