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小三就是为了赶走正室,自己当正妻才介入别人婚姻的,但现实中却存在一类以破坏别人婚姻为乐的小三,这类人的心理又是为了什么呢?
现实中,我们总会遇到一类人,她们年轻、漂亮,原本应该找同龄人谈恋爱的,但偏偏专爱当小三,整天以介入别人的婚姻为乐,反倒对正常的恋爱关系不感兴趣,甚至在破坏别人的婚姻之后,自己也不愿意当正妻。这类人的心理是为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剖析一下这类人的“第三者心理”。
现实中的第三者都会受到社会大众的批判,但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是“第三者”,这是由于我们在刚有情感意识的时候,几乎都处于一个三角关系之中。这个三角关系,就是孩子跟父亲、母亲的关系。
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第一个爱上的人会是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不仅哺育了自己,还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求,更满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
在我们3~6岁的时候,我们对异性父母的爱也达到了一个高峰,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这一阶段称为俄狄浦斯期。在这一个阶段,儿子会渴望母亲爱自己胜过爱父亲,而女儿则渴望父亲爱自己胜过爱母亲。
如果你足够敏感就能够感受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类似的心理特征,比如母亲可能会觉得儿子特别粘自己,而对父亲可能会刻意疏远;父亲可能也会发现女儿特别粘自己,而对母亲可能会刻意疏远。
俄狄浦斯期是一个人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这一阶段能够平稳过度,父亲、母亲、孩子之间的三角关系能够充满爱又不会明显的失衡,那孩子长大后对爱情就会有正常的渴望,但假如这一阶段不能平稳度过,那这个孩子对爱情的渴望就可能出现各类心理偏差。
俄狄浦斯期的心理偏差有很多种类型,最容易出现的是母亲爱儿子胜过爱老公,或者是父亲爱女儿胜过爱妻子。在这类家庭中成长的男人以后就有可能产生恋母情结,或者女人容易产生恋父情结。
但还有另外一种偏差:孩子成为了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失败者,那这个孩子就容易出现“第三者心理”。第三者心理是一种弥补情结,由于这个孩子是俄狄浦斯期三角关系的失败者,因此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有意无意地渴望介入一段三角关系中,同时渴望将一个异性从其婚姻伴侣身边夺走,从而弥补他们在孩童时期的失败。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专爱挑已婚男士下手了,这类人既是迫害者,同时也是受害者。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类小三之所以能够得手,也是由于原本的婚姻出现问题,这才让他们有机可趁,这就跟“苍蝇不叮无缝蛋”是一样的道理。因此,婚姻出现小三,最好还是找缘盾的情感专家求助。
更多关于情感修复问题,婚姻挽回真实案例分析以及面对小三该如何处理的两性问题等,可以咨询缘盾情感的情感专家,为你做一下婚姻诊断,咨询都是免费的,对解决婚姻问题有着很大作用,行动起来,不要坐以待毙了,为自己的幸福努力一把。
如果他确定他是真的爱那个女人,就是幸运,如果连他也不确定那就是悲哀
要看结果。
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