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陆清献)公无事时,带着一个书童一个仆役,挨村讲解乡约,用“孝弟忠信,节义廉耻”训导他们,每次讲授都要引经据典,结合时事,乡民都爱听,浅显直白容易遵守,没有因为理解不了而无法遵循的。遇到孝慈节义做得好的人,立即表扬,并且为此感叹赞赏说:“我都做不到。”凡是抓到小偷时,则说:“你也是有人心的人,什么原因让你成这样?”小偷说:“我是被贫穷逼的。”公说:“这不难。最赚钱的,莫过于纺织,且人人都能学会。”随即让仆役买来一斤多棉花,让小偷在大堂旁边,教他纺棉花的技术。说:“学会了马上放你;学不会是你不上心,加倍惩罚你。”小偷愿意被早早释放,没有不留心学习的,几天时间,都学会了。公说:“纺线的本钱不过几百文,这才几天,纺线卖了买棉花再纺线卖,已经赚了不少,除了你自己的生活费外,还剩有好几百文钱,你回去做吧。倘若再犯,绝不饶恕你。”小偷哭着走了,像这样改过自新的人不少。偶然有再犯的,则用杖刑打过后又让他们纺线,在堂上纺棉花一个月。三次犯罪,就说:“你真的改不了。”让两个公役拖着他快跑一千步,用热醋灌他喝,一碗喝到一半,让一个人突然拍他的后背,会得咳嗽病一辈子治不好,不能当小偷了,仍然靠纺棉花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