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说创作,戈尔丁有着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经宣称:“除非你做的事是连自己都怀疑做不到或是你确信别人从未尝试过的事,否则写小说便毫无意义。我认为写两本相似的书是毫不足取的。”由于长期身处教会学校,戈尔丁有着浓重的基督教“原罪”思想。在他的作品中深刻的体现了他对人性“恶”与“罪恶的救赎”的思考。
戈尔丁作品中的另一主题是关于死亡,关于人对死亡的意识和恐惧。如作者所说,他试图探讨人类心灵里的黑暗。对于青少年来说,面临死亡,面临心灵里的黑暗,无疑是一种新的,令人紧张、令人惊恐,也令人入迷的经验,因为他们正处在形成人格的成长过程。正因为这样,青少年读者特别欣赏这部小说。戈尔丁是很典型的受战争影响后的文学家,他参加过海战,参于过诺曼底登陆,目睹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性的种种迫害与藐视。战争结束后这一代的文学家心中不免充满了失望与沮丧,不可能要求他们是温和且善良的,他们也无法写出午后野餐或男女情感一类的作品,充斥他们内心的便是病态世界中人性的畸变,文明社会如何在人的原罪本性的改变下一步步走入堕落与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