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朝开始,各朝代所有的皇帝去世后都进太庙,拥有庙号,并不只限制为9个。
所以,我们称呼唐朝以前的皇帝为“**帝”(如隋文帝),而称李渊以后的历代皇帝为“**宗”(如唐太宗)。
明朝在嘉靖皇帝以前先后有10位皇帝:太祖、建文帝、世祖、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宪宗、孝宗、武宗
当时除了建文帝和代宗以外,其余共8位皇帝都进太庙,有庙号。
建文帝是因为被推翻,所以不得进太庙,不享有庙号。
代宗就是景泰皇帝,被英宗复辟并害死后,以亲王礼下葬。宪宗时恢复帝号,谥号为“景帝”,仍没有进太庙。
“代宗”的庙号是明亡后南明弘光朝给加的。
大臣反对嘉靖生父进太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与礼制不合,而不是太庙里位置不足。
说到底,他们还是认为嘉靖是作为孝宗的继子而继位的。
所以明朝太庙没有建文帝。
据说,建文帝朱允纹当皇帝前,他爷爷朱元璋就有点不放心,提醒他,你当了皇帝要当心你的那些叔叔不服.并给他留下一个包伏,让他遇危难时打开.后来,果然,四叔燕王朱棣发难,兵戎相见.从北京杀到首都南京.大兵很快攻进皇城.建文帝朱允纹不知如何是好,他忽然想起爷爷当年交给他的那个包,赶紧拿出来,打开一看,是四套僧衣,还有佛家度谍,并且备有剃刀一把……孙子朱允纹很理解爷爷朱元璋良苦用心.当即,三个身边跟随的人同他自己剃光头发,穿上僧衣,从城角门逃之夭夭……..等燕王朱棣打进皇城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他逃往哪里.有人说他乘船逃往海外,所以后来.朱棣派郑和几次出洋寻找……然而至今下落不明.也有人说建文帝朱允纹在某寺庙当了和尚,活了七八十岁才逝去.人们感叹朱元璋早年当和和尚.给孙子留了一条佛家的生路.因为无从考证,所以没什么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