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式包括去除内分泌腺体的治疗及内分泌药物的治疗。
(1)去除内分泌腺体的治疗。指实施外科手术切除或放射线照射分泌促进乳腺癌生长的激素(或其前身)的器官,包括卵巢切除术、肾上腺切除术和垂体切除术及上述器官的放射线照射治疗。目前较常用的为双侧卵巢切除术。去除内分泌腺体的治疗很少得到完全的治愈,但可使一些患者的疾病得到数年的控制。
(2)内分泌药物的治疗。自从合成的雌激素和雄激素问世以来,乳腺癌的药物内分泌治疗才真正得以开展。尤其是能阻断雌激素结合和抑制肾上腺功能药物的发展,使手术切除内分泌器官的应用明显减少,而药物治疗则成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主要手段。这些药物可以产生与手术相同的疗效,又没有手术的危险和并发症,停药后可以恢复原腺体的功能,药物毒性小,因此近年来已经被广泛应用。
用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药物包括性激素类药物如雌激素、雄性激素、黄体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抗雌激素药物如三苯氧胺,抑制雌激素合成药物如氨鲁米特等。抗雌激素药物和抑制雌激素合成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已经逐步代替了性激素药物和内分泌手术治疗。由于这些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小,可以长期使用,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乳腺癌是女性第一大恶性肿瘤,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约占所有病例的70%。
这类乳腺癌细胞具有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能检测到雌激素的信号,并将其作为癌细胞生长的原料。
而内分泌(激素)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ER/PR+乳腺癌的方法,能成功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并减少复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疗法产生耐药性。如何逆转内分泌治疗耐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最近,美国加文医学研究所的苏珊·克拉克(Susan Clark)教授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内分泌治疗耐药的ER+乳腺癌中,细胞DNA的三维结构被“重链”。
克拉克博士说:“对于乳腺癌是否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我们首次揭示了其中关键的三维DNA相互作用机制。这将帮我们揭示ER+乳腺癌如何逃脱内分泌治疗,从而不受控制地生长。”
利用“染色体构象捕获”这一前沿技术,研究人员比较了不同的ER+乳腺癌细胞,既有对内分泌治疗敏感的,也有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
“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的控制基因激活的DNA区域的三维交互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当中也包括控制细胞内雌激素受体水平的基因。”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这种三维“重链”发生在甲基化的DNA区域。这是一种表观遗传变化,他们已将其与内分泌治疗耐药联系起来。
研究人员表示,关键调控区域DNA甲基化的改变可能解释了当癌细胞产生耐药性时,DNA的三维结构是如何“重链”从而使癌细胞能够更好地逃避治疗。
“狡猾的癌细胞总是想尽办法逃脱治疗,只要1个细胞进化出一种不同的方法逃过药物的作用,癌症就会卷土重来。”克拉克教授说,这项研究揭示了表观遗传变异和基因组稳定性对癌细胞的巨大影响。
对于ER+乳腺癌患者来说,耐药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它导致1/3的患者在15年内复发。并且一旦ER+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产生抗药性,就变得更难治了。
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将研究是否可用现有药物(已在其他癌症包括肺癌、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中应用)来逆转表观遗传变化,从而破解内分泌治疗耐药。
希望这项研究能有助于开发出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让乳腺癌患者获益于内分泌治疗的时间更长,从而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想了解更多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新疗法相关信息,欢迎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