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人处世的句子

2025-04-28 18:11:3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bai说乎?有朋自远方du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zhi不愠,不亦君子乎?”dao

孔子说:"学习后经常实践所学的知识,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

“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回答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