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如果打赢了赤壁之战统一中国,是不是就没司马懿什么事了?

2025-04-04 13:06:1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如果曹操统一了中国,当然没有司马懿什么事了。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而历史上曹操是公元220年去世的,如果在208年就统一了中国,那么曹操将有12年时间处理政事。

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是很重要的,这个朝代的基本政治制度,对内对外政策,基本是开国之君制定的,如刘邦时代的郡国制和汉承秦制,刘秀时代的豪强政治制度等等 ,基本是开国之君制定的,后期的有为君主会根据情况适当做一些修改,如汉武帝,实行内朝制分丞相大权,以及独尊儒术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影响都很大。魏朝的开国之君其实是曹丕,曹丕实行了九品中正制,换取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士族地主阶级的支持,才能顺利称帝。

司马懿能够纂位,很大程度上在于曹丕的九品中正制,朝廷大权全部掌握在士家大族手中,而且这些士家大族彼此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这些士家大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又结成了政治联盟,在司马懿起兵纂权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么大的支持,除了曹爽的专权,就是因为得到了支持,太后支持,满朝文武百官都支持,这恐怕是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时没有想到的结果。曹操如果能提前统一天下,那必然是称帝纂位的,因为曹操既管在生前没有称帝,但他迈出了称帝的步伐:一是封公称王,建立王国;二是权力世袭,将权力传给自已的后代。这两点可以看作纂位的前提。

既管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写的很精彩,但基本上没人相信他,就是因为他迈出了纂位的步伐,如果曹操即位称帝,会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呢?以曹操生前的政治制度来看:军权是牢牢掌握在夏侯氏及曹氏的手中,还包括曹操亲信的外姓武将,甚至是曹操亲自掌兵。而人才选拔则是唯才是举,唯才是举不是不论出身,只是出身没有那么重要,不是排在第一考核的内容。曹操时代,对于崛起中的士族势力是严加打击,杀了不少士族名士,从早期的边让、孔融,到后期的崔琰、杨修,曹操在不断打击士族势力,曹操想抑制士族豪强,必需提拔寒族及出身穷苦的人才,这就是唯才是举,才能是排第一位的,而不是出身。

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选拔制度决定了未来政权的稳定,曹操不与士族妥协,大力提拔因军功晋升的寒族,就像西汉开国之初的功臣集团一样,让他们与士族豪强互相制衡,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不让士族一家独大。说到底还是政治制度的选择,尤其是人才选拔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郡县制是很好的选择,但皇帝必须要将用人权收归中央,而不是让所谓的士族把持,所有郡县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有适当的考核标准,不以出身为唯一标准,适当考虑人才背后的出身,并人为的约束士族进入仕途的人员比例。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猜测,但是如果在曹操手上统一天下,那肯定是没有司马懿专权的,但曹操建立的魏朝能否长久?却是由曹操创立的政治制度决定的。

回答2:

我个人认为是的,因为曹操早就看出了司马懿的不怀好意,不过因为他对曹魏还有用,就暂时不理他。如果一统三国,曹操第一个杀的就是他。

回答3:

的确没有司马懿什么事情,曹操统统一天下后,司马懿已经没有任何作用。

回答4:

是。如果当时曹操统一了中国,司马懿当时就没有了出头机会,很难掌握政权。

回答5:

是的,如果曹操统一了天下,也就不会留着司马懿了,定会先将其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