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二字作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华地名文化的特例。名称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邯郸在战国以前写作甘丹。有学者认为太阳出升过地平线叫甘,太阳落山过地平线叫丹。邯郸即日出日落之地。
说法二:邯郸地名可能由姓氏而取名。过去是有邯郸这个姓氏的,邯郸是一个复姓。
说法三:《汉书·地理志》中魏国张晏提出:“邯,山名。郸,尽也。邯山至此而尽。城郭字皆从邑,因以名焉。”意思是说,邯郸的地名源于邯山,在邯郸的东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郸是山脉的尽头,邯山至此而尽,因此得名邯郸。
邯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8000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
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
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10300年前新石器早期的磁山先民就在这里繁衍、休养生息。绵绵8000余年的历史铸造成了邯郸十大文化脉系:鸡泽毛遂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女娲文化、北齐石窟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十多项文化脉系,内涵博大精深,风格丰富多彩。
没有唯一,建城未改名的有不少,洛阳,成都,邯郸,曲阜,扬州,长沙,咸阳,南昌等都没有改过。
中国唯一3000年没改名的城市,曾家喻户晓,如今名字常被念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