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写了哪些事?

2025-04-24 07:27:4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二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诗歌作品及诗学文章被选入多种国内重要诗选及理论批评文集,并被北大、复旦等大学选入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诗作《在山的那边》被人教社选入初一语文教材及鄂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写这首诗时他还是一个刚从边远山区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随父母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所以他童年充满幻想,才写下这首诗。诗作《帕斯捷尔纳克》被人教社选入高二语文读本。   自1990年写作《帕斯捷尔纳克》到后来旅欧期间写作《临海孤独的房子》《卡夫卡》《醒来》等,他在中国诗歌界的影响逐渐增大。这些流亡或准流亡的诗人命运是他写作的主要源泉,他试图通过与众多亡灵的对话,编写一部罕见的诗歌写作史。作品中经常有令人警醒的独白,笔意沉痛。1996年之后,以《伦敦随笔》《挽歌》为代表,又开始诗歌的新的探索。出版的诗集还有《一只手掌的声音》《游动悬崖》等。童年时,谁都有过童年的梦,作者生于湖北武当山下,父母都是老师,所以从小就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在五六个地方生活过,但是一直没走出山区,所以一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

回答2:

《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原载于《长江文艺》1981年第5期,后被初中语文课本入选。通过自己一次童年的经验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的山的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的这话,并非指理想。

回答3:

这个问题以前有人问过,给你看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1978年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并开始诗歌创作。毕业后从事过教师、编辑等职。1992-1994年旅居英国。著有诗集《纪念》(1985)、《游动悬崖》(1997),诗论集《人与世界的相遇》、《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另有编著及翻译多种。现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

《在山的那边》的时代背景就不知道啦~~~但是这首诗是讲王家新的小时候,和王家新的理想的.